導讀:小暑養生:少吃綠豆羊肉,多吃這4樣,驅寒補陽,平安入伏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志著盛夏的正式登場。此時,天氣逐漸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然而人體在這時節卻容易受到暑濕之氣的侵襲,導致陽氣損耗、寒濕內生。在這個特殊時期,飲食調理尤為關鍵,建議大家少吃綠豆羊肉,多吃以下 4 樣食物,驅寒補陽,平安入伏。
少吃綠豆羊肉的原因
綠豆性寒,清熱解毒、消暑利水。在小暑時節,雖然天氣炎熱,但人體陽氣外浮,體內相對虛寒。若過多食用綠豆,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腹痛、腹瀉等不適。羊肉性溫熱,補腎壯陽、益氣養血。但在小暑這個暑熱漸盛的階段,人體陽氣本就處于向外發散的狀態,過多食用羊肉會使體內積熱,加重身體的燥熱感,引發上火等,不利于身體的調養。
多吃 4 樣食物及做法
生姜紅棗茶——溫中散寒
生姜解表散寒、溫中止嘔,紅棗則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二者搭配制成的生姜紅棗茶,是小暑時節驅寒補陽的佳品。
材料:生姜 3 - 5 片、紅棗 5 - 8 顆、紅糖適量。
做法:將紅棗洗凈,用剪刀剪開去核,這樣能使紅棗的營養成分更好地釋放出來。生姜洗凈,切成薄片。把處理好的紅棗和生姜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 15 - 20 分鐘。
待茶湯顏色變深,香氣四溢時,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紅糖,攪拌均勻,待紅糖融化后即可關火。將煮好的生姜紅棗茶倒入杯中,稍涼后即可飲用。每天上午飲用一杯,能起到溫中散寒、補充陽氣的作用。
核桃黑芝麻糊——補腎益陽
核桃和黑芝麻都是補腎的佳品,核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健腦益智、補腎溫肺;黑芝麻則補肝腎、潤腸燥。將它們制成核桃黑芝麻糊,口感細膩,營養豐富。
材料:核桃 50 克、黑芝麻 100 克、糯米 50 克、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 2 - 3 小時,這樣能使糯米更容易煮爛。核桃去殼,取出核桃仁,放入烤箱中用 150℃烤 10 - 15 分鐘,烤出香味后取出晾涼,然后搗碎。黑芝麻洗凈,放入鍋中用小火炒熟,炒至發出香味,顏色微微變黃即可。
將泡好的糯米、搗碎的核桃仁和炒熟的黑芝麻一起放入豆漿機中,加入適量的清水,選擇“米糊”功能,啟動豆漿機。待豆漿機工作結束后,將打好的核桃黑芝麻糊倒入鍋中,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冰糖,用小火煮至冰糖融化,攪拌均勻即可。每天早晚食用一碗,有助于補腎益陽、滋養身體。
山藥排骨湯——健脾補陽
山藥健脾益胃、益肺止咳,排骨則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山藥排骨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小暑時節健脾補陽的不錯選擇。
材料:山藥 200 克、排骨 300 克、蔥段、姜片、料酒、鹽適量。
做法:排骨洗凈,切成小段,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加入少許料酒和姜片,大火煮開后撇去浮沫,撈出排骨用清水沖洗干凈。山藥去皮,切成滾刀塊,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變黑。
將處理好的排骨放入砂鍋中,加入蔥段、姜片和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燉煮 40 - 50 分鐘,至排骨熟透。然后加入山藥塊,繼續燉煮 20 - 30 分鐘,直到山藥變得軟糯。最后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鹽調味,攪拌均勻即可。每周食用 2 - 3 次,能起到健脾補陽、增強體質的作用。
韭菜炒雞蛋——溫腎助陽
韭菜性溫,溫腎助陽、益肝健胃,雞蛋則富含優質蛋白質和多種營養物質。韭菜炒雞蛋是一道簡單易做又營養豐富的家常菜。
材料:韭菜 200 克、雞蛋 3 個、鹽、食用油適量。
做法:韭菜洗凈,切成小段。雞蛋打入碗中,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均勻。鍋中倒入適量的食用油,油熱后倒入雞蛋液,待雞蛋液凝固成塊,用鏟子快速翻炒成小塊,盛出備用。
鍋中再加入少許食用油,放入韭菜段翻炒幾下,待韭菜稍微變軟后,加入炒好的雞蛋塊,繼續翻炒均勻,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出鍋。這道菜可經常食用,有助于溫腎助陽、提高身體免疫力。
小暑時節,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理,少吃綠豆羊肉,多吃上述 4 樣食物,能有效驅寒補陽,讓我們的身體更好地適應季節變化,平安度過三伏天。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用美食呵護身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