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新,沈陽黑曼巴物流服務有限公司外賣配送員,5年來,工作認真負責,始終秉持“顧客至上”的服務理念,受到了顧客的廣泛贊譽,今年榮獲天津市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暮色中的津南區北閘口鎮被霓虹燈勾勒出溫暖的輪廓,一輛電動車在車流中穿梭著,電動車上的保溫箱隨著顛簸輕輕晃動——這是徐志新第五個年頭的配送夜。五年,6萬公里路程,相當于繞地球1.5圈,他用車輪在這座城市刻下“使命必達”的注腳,讓每個訂單都成為傳遞溫暖的載體。
“19樓,電梯故障,家人等藥救命。”當手機屏幕上跳出這條備注時,配送站的喧囂仿佛突然靜音。徐志新攥緊手機的指節泛白,抬頭望向老式居民樓的陡峭樓梯。七月的樓道像個蒸籠,汗水順著額角滴在臺階上,他數著“103級”爬到頂樓。顧客開門時泛紅的眼眶里,映著他被汗水浸透的衣衫。這樣的“非常規配送”對他而言已是常態:暴雨天蹚過齊膝積水時,他把保溫箱頂在頭頂;大雪封路時,他背著餐箱在結冰的坡道上挪步,鞋底磨出的聲響在寂靜的街道格外清晰。
徐志新不僅準時送達訂單,還在平凡善舉中不斷傳遞城市溫度。遇到一些需要幫助的顧客,他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幫助顧客解決困難,如幫客戶扔垃圾、帶東西,協助顧客搬運重物、幫助行動不便的人過馬路或者上下樓等。
每周三上午十點,是徐志新雷打不動的“助老時間”。他拎著剛買的降壓藥敲開張奶奶家門時,老人正扶著窗臺張望。“新子來啦,快坐快坐。”他熟門熟路地幫老人量血壓、收拾垃圾,臨走前還把陽臺上的花盆擺到便于拿取的位置。這樣的“跑腿幫代”關系,他和五位老人維系了三年,每個代買的雞蛋都要挑最新鮮的,每回捎的蔬菜都得去老字號菜攤。
作為社區義務網格員,徐志新的“職業嗅覺”在志愿服務中派上了大用場:上周送餐后發現小區路燈接觸不良,他立刻用手機拍下閃爍頻率;前天路過步行街,留意到地磚松動的位置正好在盲道上,轉身就給社區打了電話。在站點帶教時,他總把“服務經”掛在嘴邊:“遞餐時手要穩,笑容要真,你看那位坐輪椅的大爺,得把餐盒打開蓋再遞過去。”陽光透過配送站的玻璃窗,照在他真誠的笑臉上,也照亮了新人們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記錄。
當城市進入夢鄉,徐志新的電動車仍在路燈下穿行。保溫箱里的最后一份夜宵散發著熱氣,他抬頭望見居民樓里溫暖的燈火,嘴角不自覺上揚。這6萬公里的配送路,丈量的不僅是城市的距離,更是一個普通人用腳步寫下的溫情詩行——每個準時送達的訂單背后,都藏著一顆滾燙的心。
(天津工人報記者 吳淑平)
來源:中工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