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常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隨著氣溫持續上升,人體消耗大,很多人會有精神疲憊、口苦苔膩、胸腹脹悶等情況,特別是老年人更容易體虛,出現血壓不穩等多種情況。
如何做到“小暑不中暑”,遵循三忌三宜,做好會對身體有幫助!
三忌
1、忌貪涼飲冷
過度貪涼飲冷,會讓胃腸道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輕則出現腹痛、腹瀉,重則可能引發胃腸疾病,所以要適度控制冷飲的攝入,保護脾胃。日常可食用性質溫和的食物,如山藥、南瓜、小米粥等。
2、忌久坐不動
長時間坐著,缺乏運動,身體氣血運行不暢,新陳代謝速度減緩,容易影響血液循環和心肺功能,特別是一些老年人久坐后容易手腳麻木,突然運動可能引起“中風”。建議可每30~60 分鐘起身,做簡單拉伸,有助于促進下肢血液回流。
3、忌情緒煩躁
中醫認為,“怒傷肝”,不良情緒波動會影響肝臟的疏泄功能,進而打亂身體的內分泌系統。同時情緒煩躁,也容易影響親朋好友之間的情誼,建議日常保持樂觀的心態。
三益
1、宜清熱祛濕
小暑時節容易濕熱,從而出現精神不振等情況,飲食上可多選擇清熱祛濕的食物,如綠豆、冬瓜、茯苓或者也食用一些代茶飲,如烏梅荷葉飲、紅豆薏米茶等。
烏梅荷葉飲的源頭可追溯至明代著名醫家方賢所著的《奇效良方》,原方由烏梅、山楂、陳皮、甘草組成,具有生津止渴、行氣開胃之功效。
2、宜晚睡早起
夏季白晝時間長,夜晚時間短,人體的作息也應順應自然規律進行調整,以免影響正常的生活。小暑時節,可在晚上 11 點之前入睡,早起則可以在清晨 6 點左右,中午可以適當小憩一會兒,補充能量。
3、宜護心養陽
小暑節氣,要注重護心養陽。飲食上可以吃一些紅色食物,例如西紅柿富含維生素 C、番茄紅素,搭配牛肉食用,美味又健康。
除此之外,日常還可以進行一些穴位艾灸,調養身體。御君方,守護您的身體健康!芳華未來,助您擁抱幸福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