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通常在每年公歷7月6-8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05°。此時暑氣漸盛,大地如蒸,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標志著盛夏正式拉開序幕。
小暑時節高溫多雨,全國平均氣溫較芒種升高約5℃,空氣濕度顯著增大,常出現“桑拿天”。雖未達全年最熱,但雷暴、臺風等強對流天氣頻發,需注意防暑除濕。
起居養生:避暑護陽 動靜相宜
01
作息調整
名醫名科
晚睡早起:順應夏日晝長夜短,可晚11點前入睡,早6點左右起床,保證7小時睡眠,避免熬夜耗傷陰氣。
午間小憩:11-13點陽氣最盛時,小憩15-30分鐘,緩解疲勞,養心安神。
02
避暑有道
名醫名科
避免正午暴曬,外出戴遮陽帽、墨鏡,穿透氣衣物;室內可適當使用空調(溫度26-28℃為宜),但需定時通風,避免長時間貪涼引發“空調病”。
03
節氣藥膳
名醫名科
土茯苓馬蹄糕
土茯苓是中醫眼中的祛濕“良藥”,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它味甘、淡,性平,歸肝、胃經,具有解毒,除濕,通利關節的功效 。現代研究發現,土茯苓含有豐富的甾體皂苷、生物堿等成分,能幫助調節機體代謝,促進濕氣排出,還對免疫系統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馬蹄粉則來自荸薺,荸薺自古就被視為清熱生津、涼血解毒的佳品。馬蹄粉保留了荸薺的營養成分,富含膳食纖維,不僅能增加飽腹感,還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減輕腸胃負擔。
自己在家做土茯苓馬蹄糕也很簡單,只需準備切片土茯苓、適量清水、少許馬蹄粉和白砂糖。將土茯苓榨汁后,與馬蹄粉巧妙融合,經過蒸煮,就能收獲這份美味。
04
節氣茶飲
名醫名科
組成:廣藿香,佩蘭,酸棗仁,扁豆花,廣陳皮。
功效:解暑化濕,和中止嘔,健脾理氣。
適應人群:暑濕吐瀉,胸悶腹脹,發熱倦怠,虛煩不眠,食欲不振等。
05
輕運動推薦
名醫名科
清晨八段錦:選擇陰涼處練習“搖頭擺尾去心火”“雙手攀足固腎腰”等動作,每次15分鐘,舒展筋骨又避暑。
傍晚散步:飯后1小時慢走20分鐘,促進消化,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大汗傷陽。
治未病理念:冬病夏治正當時
小暑時節冬病夏治正當時。艾灸靈活選穴,溫通經絡;督灸沿后背“陽脈之海”施灸,填艾絨姜絨,激發陽氣;葫蘆灸以天然葫蘆為器,貼合腹部,溫煦脾胃 。陽虛者,可調虛寒咳喘、關節冷痛、脾胃寒等癥 。
內容來源/治未病中心(健康管理中心)
初 審/畢航奇
復 審/任吉祥
終 審/郭家娟
醫院地址
紅旗院區:長春市工農大路1478號 0431-86178018
經開院區: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圳街185號
兒童診療中心:0431-81953838
婦產診療中心:0431-80568666
治未病(慢病管理中心)、針灸推拿中心:長春市工農大路工農南胡同177號
農安分院:農安縣燒鍋鎮長白公路與東盛路交匯處 0431-81877999
二道分院:二道區東河東路4999號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白山醫院:吉林省白山市渾江區長白山大街3052號 0439-5080906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定西醫院: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解放路31號 0932-82133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