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零差評”商家騙了
小紅書、閑魚成水軍“洗白”重災區
據北京日報報道,網絡水軍的隱蔽性正不斷升級。記者調查發現,在小紅書、閑魚等平臺搜索“刷單”“控評”時,頁面雖彈出“禁止虛假交易”的警告,但暗流仍在涌動。
(來源:北京日報)
據報道,為躲避審核,水軍機構用“S蛋”“魚塘”等暗語招募人員,通過私信或加密群組派發任務。
“中介會發‘劇本’,比如‘這款面膜超補水’,配三張圖,評論后截圖就能拿3-5元。”一名刷手透露。這種“暗語接單”模式,讓平臺的內容監管形同虛設。
水軍的業務遠不止刷好評。記者發現,一條“偽造訂單-好評造假-差評洗白”的灰色產業鏈已成型:首先,偽造訂單由中介提供“空包單號”,刷手無需收貨即可發布“已到貨,效果好”的虛假評價;其次,定向好評由專職編輯撰寫誘導性文案,刷手復制粘貼,營造“零差評”假象;再次,差評洗白在品牌出現負面評價時,水軍集中發布“誤解”“惡意抹黑”等反駁內容,甚至偽造“轉粉”經歷,扭轉輿論。
在這場“好評造假”的戲碼中,刷手是關鍵“演員”。他們不僅需按“話術模板”評論,還需在評論區互動“演戲”。例如,一條虛假好評發布后,其他刷手會跟進回復“求鏈接”“已下單”,制造熱銷假象。
更令人震驚的是“差評消失術”。在閑魚有賣家宣稱“可刪電商平臺差評,按條收費”。能讓差評‘消失’,平臺根本查不到。
水軍亂象為何屢禁不止
水軍問題并非首次曝光。2023年,江西省公安局通報的“江西九江40億水軍案”跨多平臺才破獲此案案,涉案金額超5000萬元,犯罪團伙控制數萬個賬號為商家刷單控評。
盡管監管重拳頻出,水軍仍通過“暗語接單”“加密通訊”等方式規避打擊。專家指出,平臺審核依賴關鍵詞過濾,而水軍“話術迭代”速度遠超技術升級,導致治理效果有限。
當“清一色好評”成為商家營銷標配,當“消失的差評”掩蓋真實問題,網絡購物正陷入“信任危機”。打破水軍產業鏈的灰色利益鏈,既需要平臺升級技術、加強審核,也離不開法律嚴懲違法行為,更需要消費者提高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