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絡消息稱,原價5元一瓶的紅色“尖叫”飲料突然重出江湖,單瓶在二手平臺上被賣到最高上千元。有的一箱(15瓶)叫價高達8900元,每瓶接近600元。紅色“尖叫”有什么神奇魔力?到底是誰在賣誰在買?是真需求還是純炒作?上游新聞(報料郵箱:baoliaosy@163.com)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某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不少商家掛高價售賣紅色“尖叫”。平臺截圖
誰在賣:有人高價叫賣紅色“尖叫”
近日,原價5元一瓶的紅色“尖叫”飲料重出江湖,在二手平臺上被賣到每瓶66元至88元引發熱議。甚至有賣家掛出8900元一箱(15瓶)的高價,賣家還表示“升值的想象空間很大”,相關話題“5元紅色尖叫炒到8900元一箱”也沖上熱搜。
在某二手平臺上,上游新聞記者找到了標價8900元一箱(15瓶)的賣家,對方稱:“農夫山泉的紅色‘尖叫’飲料一共有20箱,未拆封,升值想象空間很大。一整箱出售,一箱15瓶。全國可包郵,不接受刀(記者注:大幅砍價),絕版保真,錯過不再有,快來搶拍不退不換。”
7月22日上午,上游新聞記者通過平臺私信該賣家,詢問“20箱賣了沒有”。記者很快收到該賣家設置的自動回復“我現在不在線,商品還在,直接拍。”當天下午15:21,記者試圖再次聯系該賣家,卻發現已無法對話,平臺提示:“由于對方設置,你無法與ta對話。”
23日,記者發現該賣家的售賣信息仍然掛在平臺上。網友紛紛留言,“8900是你啊,你上新聞了”“厲害了你,當茅臺買了”“真有這樣的大冤種嗎”。
記者聯系了另一位賣家,對方直言自己是“掛著玩的”。記者點開該賣家主頁,其主要售賣二次元周邊產品。記者質疑其掛紅色“尖叫”售賣,實為賣二次元周邊產品引流,對方回復表示肯定。
記者調查發現,除二手交易平臺上有少部分賣家在“熱炒”,在各大電商平臺及線下商超均難覓紅色“尖叫”。農夫山泉官方旗艦店客服告訴記者,目前并沒有紅色“尖叫”,也暫未收到重新上架的相關信息。
8900元一箱(15瓶)的紅色“尖叫”掛在二手平臺上。 截圖
誰在買:記者發現求購者很少
調查中,有賣家對記者喊出了一瓶紅色“尖叫”賣1000元的“天價”。為何價格這么高?賣家對記者表示:“市場供需關系決定的。”市場上對于紅色“尖叫”的需求真的很大嗎?在某二手交易平臺及社交平臺上,上游新聞記者以“求購紅色尖叫”為關鍵詞,發現求購者甚少。相反,眾多網友質疑,原價5元一瓶的飲料標價幾十幾百元甚至幾千元,這就是炒作。甚至有賣家直言:“沒人真買,都是炒作。”
在某二手交易平臺,記者發現有售賣紅色“尖叫”空瓶的,該賣家掛出的價格為30元一個空瓶。賣家告訴記者,之前有客人出價50元購買紅色“尖叫”空瓶。記者詢問,空瓶有什么作用?該賣家回應:“客人要求,我哪知道。”
有人售賣紅色“尖叫”空瓶。 對話截圖
23日,一位“尖叫”系列飲料的愛好者告訴上游新聞記者,他喝過所有口味的“尖叫”飲料,紅色“尖叫”的口感最差,所以受眾也很少,他自己絕對不會花高價去購買。在很多網友看來,紅色“尖叫”被爆炒至天價,并非供需關系決定的。有網友直言:“需求真那么旺盛,生產廠家至于停產嗎?與其說是供需原因,不如說是有人利用大眾的獵奇心態在炒作。”
農夫山泉的工作人員向媒體證實,紅色“尖叫”已經停產,去年曾短暫回歸市場。對未來是否會恢復生產的問題,她表示暫無通知,需以市場銷售為準,消費者可關注官方信息。另有媒體報道,農夫山泉的工作人員在回應媒體提問時強調,產品有保質期限制,建議消費者謹慎購買二手平臺商品。
據悉,2004年,農夫山泉推出“尖叫”系列功能飲料。首批推出了 “藍綠紅” 三款產品,其中紅色“尖叫”定位為植物型風味飲料,特別添加植物抽提物,包括綠茶和淡竹葉,后升級配方加入5年及5年以下人工種植的人參粉,還含有電解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等成分,主要作用是補充電解質。
據媒體此前報道,當年紅色“尖叫”獨特的口味起初并未被消費者廣泛接受,常被形容為 “酸煙灰水”“腐爛草根味”,甚至被吐槽為“最難喝的飲料之一”。2024年9月,農夫山泉為慶祝“尖叫”品牌上市20周年,曾限時復刻紅色“尖叫”,在某電商平臺發售1萬箱(15 瓶 / 箱,售價75元),單瓶售價為5元,上線3天即售罄。如今二手平臺上,賣家掛出的售賣產品即這批產品,不過這批紅色“尖叫”生產日期在2024年7月31日前后,保質期為12個月,目前即將達到保質期限。
有賣家喊出一瓶1000元的“天價”。對話截圖
專家:可能是二手平臺部分用戶在炒作
紅色“尖叫”既然本身價值不高,市場也不青睞,為什么還能被炒起來?很多人對此表示不解。“更像是流量驅動下的行為藝術。”電商圈資深人士代先生在接受上游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他看來,這事更大可能是二手平臺的一些用戶在炒作。“有人掛出高價產品獲得了流量,就有人跟風。如果沒人買,就當搞著玩。”二手平臺對此也是睜只眼閉只眼,畢竟是用戶的自發行為,而平臺也獲得了流量。此后一些自媒體的介入,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客觀上推動了這種炒作。
作為售賣紅色“尖叫”的主要渠道之一,二手平臺閑魚的客服表示,閑魚平臺是一個以個人閑置物品交易為主的二手交易平臺,賣家的貨物價格由其本人定義,平臺沒有辦法強制用戶去定義價格。用戶在閑魚高價售賣紅色“尖叫”飲料,并不違規。“如果識別到用戶有違規行為,平臺也會對其賬號和商品進行管控處理。”
對市場炒作,農夫山泉怎么看待?7月22日下午,農夫山泉客服熱線人員回應媒體時表示,目前沒有“(紅色‘尖叫’)再次上架該產品”的通知,針對二手平臺出現高價炒作的情況,建議消費者要理性看待。
其實,市場上的炒作行為并不罕見。之前有人炒作茶葉、白酒,如今炒作潮玩、玩偶也很常見,前不久市場上就曾爆炒LABUBU。有網友認為,二手平臺商家利用 “絕版” 的噱頭進行營銷,故意制造稀缺感,目的是吸引收藏愛好者和追求新奇的消費者。但代先生指出,相比較白酒、茶葉、潮玩這些有一定收藏價值的產品,飲料的收藏價值幾乎可以說“一點都沒有”。
有媒體分析認為,“史上最難喝飲料”“難喝到停產”等標簽,是這個產品的“故事”,讓產品開始有了情懷的濾鏡,也給了炒作一個具體的“理由”。代先生認為,因為這方面原因,品牌方農夫山泉親自下場炒作的可能性不大,從品牌美譽度來講,這種炒作格調不高,近年來農夫山泉的產品本身走得一直很穩健,靠品質說話,不靠炒作。
上游新聞記者 李坐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