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文化綜合報道】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此時,雖還未到一年中最酷熱的時候,但暑氣已然開始升騰,大地仿佛被一層無形的熱浪所籠罩。
攝影/安綺(環球網)
小暑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唐代詩人元稹的《詠廿四氣詩·小暑六月節》開篇便勾勒出小暑的典型物候:溫熱之風驟然席卷,竹林沙沙預兆急雨,遠山雷聲隱隱,庭階青苔蔓延,鷹隼始習飛,蟋蟀避暑鳴。
文人避暑,重在心境。金代龐鑄“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以竹夫人(青奴)納涼、黃妳(書籍)怡情,聽“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獨享幽趣。宋代晁補之則陶醉于“玉溪小暑卻宜人”的烹茶之樂,一碗清茶“百越春”,紅塵回首皆成雅憶。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唐代獨孤及在詩句中贊賞石竹花在炎熱的小暑節氣中肆意綻放;清代武元衡于“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里,捕捉季節交替的微妙;喬遠炳則以“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描繪出小暑時節獨有的清新與悠長。
小暑的熱烈與清涼,終化作文化血脈里的一縷荷香,歲歲年年,生生不息。(安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