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白石山林區基層法院緊扣鄉村振興戰略,立足轄區黑木耳、靈芝等食(藥)用菌產業特色,創新構建“需求鏈-速裁鏈-生態鏈”三鏈協同的司法服務體系,以精準化、高效化、協同化的司法舉措,為轄區食(藥)用菌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司法動能。
深走訪摸實情。院領導帶隊深入轄區食(藥)用菌企業、重點種植村屯開展調研工作,通過與企業代表、鄉鎮干部、種植大戶開展座談交流,全面摸清找準分析產業發展在各個階段的司法需求。針對特色產業發展中所涉土地承包糾紛、合同違約等共性問題,建立需求清單,明確“訂單式”服務方向。
建機制強指引。編發《食(藥)用菌產業法律風險防控指引》系列普法讀物,廣泛發放菌農及經營業主手中。常態化組織開展木耳經紀人培訓,編制《木耳購銷合同示范文本》等規范性合同文本,指導企業及經營者規范簽訂合同。構建“簽約有模板、履行有依據、維權有支撐”的法治生態,使產業從業者更加規范有序地履行合同義務,從而降低違約風險。
重實效解難題。針對菌農關注的合同糾紛、勞務糾紛等問題,法官走村入戶線下開展“法治進菌棚”專項服務,在種植基地臨時設立“田間法庭”“菌棚調解室”,法官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巡回審判,今年以來,現場調解10余次,就地化解糾紛8件,發放各類宣傳手冊、制式合同文本500余份。
組建專業團隊。成立由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書記員+1名執行員組成的食(藥)用菌“產業速裁團隊”,入駐黃松甸鎮綜治中心,對涉菌案件實行“專人專辦、全程提速”,開通“快立、快審、快結、快執”綠色通道。
優化程序提效。靈活運用簡易程序和小額訴訟程序,縮短辦案周期;依托“移動微法院”“云上法庭”等平臺,提供線上立案、調解、庭審等便捷服務,節省產業經營者時間成本,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精準對接需求。針對黑木耳、靈芝等食(藥)用菌產業季節性強、產銷周期短的特點,對涉菌案件實行“三優先”政策,即優先排期、優先送達、優先審理,確保糾紛快速化解,切實以司法效率助力特色產業健康發展。
推動綜治中心建設。入駐黃松甸鎮綜治中心并設置司法服務窗口,因地制宜,以靈活方式由經驗豐富的法官干警與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協同協作,對食(藥)用菌等特色產業糾紛及早參與,主動為相關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和指導服務。
府院聯動聚合力。常態化組織召開府院聯動共建聯席會議,聯合鄉鎮政府、檢察機關、派出所等多部門,建立信息共享與網格化風險預警機制,及時捕捉產業經營中的法律風險,并積極共商共議調處糾紛,從源頭預防化解矛盾。
協同治理促發展。針對食(藥)用菌產、供、銷全鏈條可能出現的矛盾糾紛,提出執法司法解決方案,確立聯合執法司法機制,共同維護轄區社會穩定,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白石山林區基層法院以“小切口”推動“大治理”,用“微創新”撬動“大發展”,通過“三鏈協同”司法服務體系,實現司法服務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為黃松甸鎮食(藥)用菌產業構建良好的法治生態,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在林區落地生根,為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