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日,新修訂《上海市紅十字會條例》正式施行,為新時代上海紅十字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能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三年來,上海各級紅十字會以新修訂《條例》為依據,對標“走在前、做表率”要求,堅持依法興會,聚焦主責主業,主動開拓進取,在多個領域打開了新局面。
弘揚精神,
“博愛申城”彰顯城市溫度
大力傳播紅十字精神文化是時代的要求、事業發展的需要。新修訂《條例》明確: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所在的周為本市“紅十字博愛周”,集中開展紅十字活動和文化宣傳。紅十字博愛周從此成為上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2023年首個上海市“紅十字博愛周”主題宣傳活動開始,全市各級紅十字組織以“宣傳+服務”并舉,充分利用遍及全市的紅十字服務站點,以及紅十字志愿服務、救護培訓、文化傳播等陣地,開展了主題宣傳、公益集市、游園活動、夜市體驗、文化參觀、知識講座、救護培訓、造干宣傳、志愿者征募、紅十字青少年活動,以及健康義診、養生保健、理發、小修小補、磨刀、量血壓、測血糖、特殊人群陪伴照護等不同類型、不同形式的宣傳活動和為民服務,基層“服務菜單”數量三年來連續翻番,多達200多項。全市地鐵公交移動電視、地標大屏、火車站廣告燈箱、社區電子屏等滾動播放紅十字公益廣告,申城處處充滿了“人道、博愛、奉獻”的濃厚氛圍。
隨著紅十字精神文化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市民自愿加入到人道行動中來,接力傳遞這份溫暖。
2025年3月下旬,上海市紅十字造血干細胞捐獻一周實現8例,累計實現704例捐獻,刷新本市捐獻實現速度。從第1例到第100例捐獻者,上海等待了將近11年。而從2023年10月實現第600例捐獻到第700例捐獻,僅過了不到一年半。2022年7月1日新修訂《條例》實施以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上海市分庫共完成志愿者征募入庫2.1萬人份,實現捐獻120多余例。其中,2023年和2024年分別完成志愿者征募8480人份和7700人份,相比2022年分別增長了約76%和60%。在第三十一屆“藍天下的至愛”大型慈善晚會上,造干捐獻者的故事被搬上了舞臺,著名主持人曹可凡現場深情朗讀了一封患者感謝信,打動了現場和電視機前無數觀眾的心。
聯合市委社工部、市志愿者協會開展的“博愛申城”志愿服務項目也隨著新修訂《條例》的施行迎來了“優化迭代”。2024年,根據上海社會科學院有關評估建議,新增了3年長期項目和自籌資金項目,進一步孵化培育志愿服務品牌項目,打造“博愛申城”志愿服務活動2.0版,吸引了越來越多志愿服務團隊、社會公益組織的參與。目前,全市已有注冊紅十字志愿者已達8.8萬人,注冊紅十字志愿服務隊470支。在中央社工部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聯合舉辦的首屆紅十字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上,上海市松江區紅十字會——“留住愛的時光”為老志愿服務項目和復旦大學紅十字志愿服務隊——“與星寶同行”關愛自閉癥兒童志愿服務項目獲得一金一銀的佳績。三年來先后有2名個人和1個集體榮獲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
此外,積極開展常規救助項目工作,通過實施“千萬人幫萬家”“造血干細胞移植救助”等項目,持續改善最易受損害群體境況。新修訂《條例》實施以來,共發放款物價值5979萬元,惠及7.6萬人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