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12封關稅信函,最高70%的稅率,讓全球貿易風云突變,印度、歐盟、日本、韓國陷入麻煩,面對最高70%的關稅,誰會低頭,誰又敢硬剛?
而這場亂局之中,中國卻成了美國不敢輕易碰的“釘子”,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特朗普真能靠這招重振美國雄風,還是在拿國運豪賭?
特朗普又放大招了,他簽了12封關稅信函,準備扔給12個國家,稅率最高飆到70%,擺明了要讓全球貿易按他的劇本走。
這不是小打小鬧,而是他第二任期的大手筆,想通過高壓手段逼各國就范,重塑美國在世界經濟的老大地位。
想想看,70%的關稅,哪個國家能吃得消?這招就像在全球貿易桌上掀桌子,擺出一副“你不聽我的就別想好過”的架勢。
可這真能讓美國經濟起飛嗎?我看未必,歷史告訴我們,貿易戰往往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特朗普這是在拿美國國運下注。
這些信函還沒公開具體名單,但已經讓全球市場炸了鍋,經濟學家們急得直跺腳,警告說這波關稅可能讓全球供應鏈大洗牌,貿易成本蹭蹭上漲。
尤其是那些靠美國市場吃飯的國家,像印度、歐盟、日本、韓國,日子怕是要不好過了。供應鏈斷裂、物價飛漲,這些后果可不是鬧著玩的,想想1929年的大蕭條不就是從貿易保護主義開始的嗎?特朗普這波操作,表面上是硬氣,實際上可能把美國自己也拖進泥潭。
更別說這12個國家得在8月1日前做出選擇,時間緊得像催命符,特朗普這是故意不給喘息空間,想讓各國在壓力下趕緊簽不平等條約,可世界不是他一個人的棋盤,盟友們也不是好捏的軟柿子。
關稅這把雙刃劍,傷人更傷己,美國的農業、制造業可能最先叫苦,特朗普或許是想通過這場豪賭,證明“美國優先”還能玩得轉,但他低估了全球化的復雜性。
特朗普的關稅信函像一記重拳,砸向了美國的傳統盟友,可這些國家也不是吃素的,印度第一個跳出來硬剛,直接向WTO遞交了報復性關稅計劃,準備對美國農產品和技術產品開刀。
莫迪這招夠狠,擺明了不吃特朗普的威脅,想保住印度的出口利益,印度在貿易上從不輕易服軟,早在2019年就因為美國取消優惠待遇反擊過,這次估計也不會輕易認慫。
歐盟這邊更熱鬧,內部吵得不可開交,德國人想著跟美國談和,保住汽車出口,法國卻放狠話,寧可硬碰硬也不讓步,歐盟主席馮德萊恩急得滿頭汗,7月9日前根本談不出結果。
而且冷戰后的美歐貿易摩擦,歐盟從來不是省油的燈,這次估計也會聯合起來給特朗普點顏色看,盟友之間的裂痕,已經在關稅壓力下暴露無遺。
日本和韓國也好不到哪去,石破茂和李在明一個頭兩個大,國內民眾對美國的高關稅喊得震天響,想妥協又怕被罵“賣國”。
兩國都派了外交官去華盛頓試著“滅火”,但特朗普的最后期限就像刀架在脖子上,哪有那么好談?這倆國家可能會表面上拖一拖,暗地里準備反制措施,畢竟亞洲國家在貿易戰中向來擅長“以柔克剛”。
這波盟友的反擊,說明特朗普的如意算盤沒那么好使,他本想用關稅逼盟友就范,結果卻讓大家更團結起來對抗他。
想當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美國一意孤行,最后把自己坑進大蕭條,特朗普這次的豪賭,會不會重蹈覆轍?可為什么中國卻像個“釘子”,讓特朗普不敢輕易碰?
說到中國,特朗普這次可真是繞著走,他在采訪里提都沒提中國,擺明了把中國當“硬釘子”,不敢輕易碰,他計劃先搞定其他國家,再回頭跟中國慢慢談,甚至把訪華時間推到10月。
這招挺聰明,先撿軟柿子捏,怕跟中國硬碰硬吃虧,回想2018年的貿易戰,特朗普信心滿滿要壓住中國,結果中國不僅沒趴下,還在全球貿易舞臺上越站越穩。
中國這幾年可沒閑著,通過“一帶一路”和與亞非拉國家的合作,中國的供應鏈地位越發牢不可破,新能源、半導體、人工智能,中國在這些領域的突破讓美國眼紅卻沒辦法。
倫敦談判就是個例子,中國稍微調整稀土出口,美國就得乖乖放寬對華限制,恢復EDA軟件、飛機發動機出口,這不就是“以退為進”的高招嗎?我覺得,中國這波操作就像下圍棋,表面讓一步,實際布了個大局。
更厲害的是,中國讓特朗普的圍堵策略有點“竹籃打水”,他想切斷中國在全球的轉運地,可中國早就跟其他國家綁得緊緊的,誰還敢輕易跟中國翻臉?
自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全球貿易格局就變了,現在中國更是供應鏈的“中樞神經”,特朗普心里清楚,跟中國硬碰硬,傷的可能是美國自己。
所以中國這顆“釘子”不好拔,特朗普得掂量掂量,可他這招緩兵之計,能拖多久?其他國家又會怎么看中國這波操作?
短期看,有些國家像越南、柬埔寨可能捏著鼻子認了,畢竟跟美國硬抗傷不起,但長期呢?這招可能讓美國自己掉坑里,歐盟、日本、韓國這些老盟友,哪個是好惹的?
他們現在就憋著火,關系裂痕越來越大,20世紀的美國靠盟友體系稱霸全球,可特朗普這波操作,等于在盟友心口上捅刀子,亞太和歐洲的影響力怕是要打折。
更麻煩的是,印度這些新興國家已經開始“轉向”,莫迪不傻,知道跟美國硬剛沒好果子吃,但也不想當冤大頭,所以一邊反制,一邊偷偷跟中國眉來眼去。
其他國家也可能效仿,搞個“反美關稅聯盟”,到時候中國漁翁得利,美國反倒成了孤家寡人,我覺得,這就像當年英國搞貿易保護,最后把自己經濟搞垮的翻版。
何況美國國內也不是鐵板一塊,農業、制造業早就喊苦,高關稅讓供應鏈一團糟,物價漲得老百姓都罵娘,特朗普想靠關稅重振美國經濟,可這雙刃劍砍得美國自己也血流不止。
政治孤立、盟友翻臉,這代價他付得起嗎?歷史告訴我們,單邊主義從沒好下場,特朗普這局棋,怕是越下越危險。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讓全球貿易風聲鶴唳,印度、歐盟、日韓硬剛,美國盟友體系裂痕加深,中國卻成“釘子”,靠供應鏈優勢和戰略韌性讓特朗普望而卻步。
可這豪賭真是出路嗎?歷史證明,貿易戰往往兩敗俱傷,美國可能面臨孤立和經濟動蕩,
未來,中國的崛起和盟友的反制或將重塑全球格局,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究竟還能走多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