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7月7日訊 (記者 孫貼靜)近年來,隨著射頻消融技術的發展,多數室速可通過射頻消融技術獲得有效治療。然而,心梗后形成的室壁瘤相關的室速,因室壁瘤本身非常薄,消融過程中,消融導管需要進入室壁瘤內部進行操作,相當于盲人走鋼絲,險上加險,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心肌穿孔,目前國內僅有少數心臟中心開展此類手術。近日,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心血管內二科尹剛主任團隊成功為一位高危室壁瘤室速患者實施射頻消融術?;颊咝g后恢復良好,現已出院。
病情危急:
室速持續發作,隨時可能猝死
患者姜某(化名)5年前曾患心肌梗死,此后便間斷出現心慌伴頭暈癥狀。近1個月癥狀加重,發作頻率增加到5-8次/日。3天前,上述癥狀持續不緩解,在外院治療無效后轉至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心血管內二科。入院時測血壓86/43mmHg,心率140次/分,心電圖顯示室速,心臟超聲顯示EF值(射血分數)僅34%,全心擴大,左室壁節段性運動異常,左室前壁近心尖段室壁瘤形成。
血壓、心率、心電圖......所有的這些檢測指標都表明患者的心臟功能已經嚴重受損,處于高危狀態,隨時可能發生心源性休克或猝死。面對如此危重的病情,尹剛主任團隊迅速展開搶救,給予電復律及抗心律失常藥物,病情仍無好轉,室速呈現無休止發作,期間還有室顫發生,病人生命垂危。
冒險一搏:
3小時精準消融,成功穩住心臟
在常規治療手段無效的情況下,尹剛主任團隊迅速為患者完善冠脈造影,排除了新發冠脈病變。經過充分討論,團隊決定迎難而上,實施射頻消融術,為挽救患者生命奮力一搏。
術中,尹剛主任團隊按照術前制定的周密方案,首先經右側股靜脈送入心腔內超聲導管進行左心室和室壁瘤的解剖構建,在患者室速發作狀態下標測,發現病變位于室壁瘤內,后送消融導管至病變處輕貼進行消融,室速順利終止。全程用時3小時,手術成功。術后心電監護7天,患者未再出現室速發作,順利出院。
該患者是尹剛主任團隊近期成功完成的第三例器質性室速射頻消融術(包含一例器質性室速干心包穿刺心外膜消融),再次彰顯了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在處理高危復雜心律失常的強硬實力。
團隊簡介
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心血管內二科電生理團隊創建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是中國標準化房顫中心/國家心血管病臨床研究中心(北京安貞醫院)協作中心,是膠東半島最早一批獨立開展緩慢性心律失常的心臟起搏器治療(單腔起搏器/雙腔起搏器/無導線起搏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房顫/房速/房撲/陣發性室上速/室早/室速等)及難治性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療(ICD/CRT-D/CCM等)的團隊。年心律失常介入手術量及成功率均處于島城前列,實力雄厚、技術領先。
專家簡介
尹剛,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心血管內二科主任。兼任青島市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副主委,心血管介入分會副主委,心血管質控中心副主委,心血管慢病管理聯盟及心衰聯盟副主委,擅長復雜心血管疾?。ü诿}介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房顫、房撲、室上速、室早等/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房間隔缺損、卵圓孔未閉、左心耳封堵、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及二尖瓣鉗夾等)的介入診治。
出診時間:每周二上午
朱為勇,主任醫師,中國高血壓達標中心評審專家,山東地區最早一批從事冠脈介入及起搏電生理治療的醫師,擅長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療及復雜冠脈介入診治等。
出診時間:每周一、每周三上午
陳偉,主任醫師,青島市知名心血管病專家,擅長疑難心血管疾病的診治。
出診時間:每周一、每周五上午
李越凡,副主任醫師,擅長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療、急性/慢性心力衰竭的藥物及器械治療(ICD/CRT-D/CCM)及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顫/室上速/頻發室早/室速)等心血管疾病的診治。
出診時間:每周四全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