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力×全渠道×信任’的乘數效應,是山姆全球增長的底層邏輯。”——朱曉靜
極致零售研究院(SRI分享:
作者 |齊鴻
極致零售研究院(SRI)資深研究員
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最新發布的202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FY26 Q1,截止至2025年4月30日,2026財年是指2025年2月1日至2026年的1月31日期間)。
財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656.09億美元,去年同期收入為1615.08億美元,同比增長2.54%;凈利潤46.39億美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53.07億美元,同比減少12.59%;基本每股收益為0.56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0.61美元。
詳細來看,核心業務表現分化。美國區作為核心市場,銷售額達1122億美元,同比增長3.2%;國際業務銷售額298億美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7.8%。
中國市場表現尤為亮眼,凈銷售額同比增長22.5%至67億美元,可比銷售額增長16.8%,電商業務增速達34%,成為全球業務的關鍵增長極。中國區單店年銷售額超5億美元的門店將達8家,會員收入同比增長9.6%。這背后,是山姆通過“分層-預判-成癮”的三重飛輪效應,將中國市場的創新模式復制到全球,實現“用戶粘性”與“商業增長”的雙贏。
第一重飛輪:分層運營
如何用“圈層裂變”激活高凈值用戶價值?
山姆會員商店的分層運營策略,核心在于深度挖掘高凈值用戶的“雙重價值”——不僅是消費力,更是社交裂變的驅動力。通過精準劃分用戶圈層、設計差異化權益,山姆將普通會員轉化為品牌的忠實傳播節點,形成從“個體消費”到“群體擴散”的增長閉環。
中國實踐:場景化活動撬動社交裂變
在中國市場,山姆瞄準家庭用戶的需求痛點,以“體驗優先”為突破口,設計親子烘焙、露營體驗等場景活動。例如,一場親子烘焙課程不僅是消費行為,更成為家庭社交的“高光時刻”——家長在社交平臺分享活動照片時,無形中為品牌背書,吸引同類圈層用戶加入。這種“內容即廣告”的模式效果顯著:2025年春節銷售季期間,山姆中國會員數同比增長35%,用戶自發傳播帶來的拉新占比超40%。
全球復制:極速履約綁定核心需求
在美國市場,山姆則將分層邏輯聚焦于“便利性”這一高凈值用戶的核心訴求。通過“3小時極速達”服務(覆蓋93%美國家庭),山姆精準滿足對時效敏感的精英用戶群體。數據顯示,美國山姆電商訂單中,約1/3為即時需求,送貨訂單量激增160%。這種“快”不僅是物流速度,更是對用戶分層需求的快速響應——高端Plus會員可優先享受稀缺商品預約、專屬客服等權益,進一步強化身份認同。
分層策略驅動結構性增長
分層運營的成效直接體現在財務數據中:中國區線上銷售占比突破50%,美國Plus會員滲透率持續提升,推動全球會員收入同比增長9.6%。其底層邏輯在于,山姆通過權益設計將用戶劃分為“普通會員-Plus會員-超級用戶”三級體系,并針對不同層級提供階梯式服務——從基礎折扣到獨家體驗,再到社交特權,讓高凈值用戶因“被重視”而主動傳播,最終實現“滾雪球式”的圈層擴張。
分層不是分類,而是價值共振
山姆的策略證明,成功的分層運營絕非簡單貼標簽,而是通過場景、服務和權益的精準匹配,與目標用戶建立情感共鳴。當用戶因“被看見”而主動成為品牌傳播者時,商業增長便不再是單向推銷,而是雙向奔赴的價值共振。
第二重飛輪:需求預判——
如何用“數據+云倉”重構零售供應鏈?
山姆會員商店的“需求預判”能力,是其供應鏈效率躍升的核心引擎。通過“數據中臺+云倉”的協同,山姆將傳統零售的“人找貨”模式升級為“貨找人”的精準匹配,從中國創新到全球復制,這一模式正重新定義零售業的效率天花板。
中國創新:500個前置倉織就“1小時達”網絡
在中國市場,山姆以前置倉為觸角,構建了一張覆蓋30個核心城市的即時履約網絡。截至2025年4月,山姆已部署近500個前置倉(數據來源:沃爾瑪中國2025年運營報告),支撐其線上銷售占比突破50%。單倉日均處理訂單超1000筆,80%訂單實現1小時達,部分城市平均配送時間縮短至40分鐘。這一模式的關鍵在于“店倉一體化”——門店既是銷售場景,也是分揀中心。以深圳為例,單店日均線上訂單占比達65%,庫存周轉效率較傳統門店提升50%(沃爾瑪2025財年財報),露營季備貨案例中,通過分析歷史銷售數據、天氣預報及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的“露營”關鍵詞搜索量,山姆將帳篷、戶外炊具等商品的滯銷風險降低70%,庫存周轉周期從45天壓縮至22天。
全球落地:中國經驗驅動沃爾瑪電商增長
山姆的“云倉”模式不僅在中國成功,更被沃爾瑪快速復制至全球:
- 美國山姆電商銷售額同比增長27%,其中即時零售訂單占比35%,推動同店銷售額增長的3.5個百分點(沃爾瑪FY26 Q1財報);
- 依托門店改造的“分倉”網絡,美國山姆送貨訂單量激增160%,履約成本下降18%(數據來源:2025年沃爾瑪投資者大會簡報);
- 在墨西哥、加拿大等市場,山姆通過數據中臺預判節假日需求,2025年圣誕季備貨準確率提升40%,毛利率穩定在24.2%,運營費率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
數據驅動:從“經驗決策”到“算法預判”
山姆的數據中臺整合了會員消費記錄、天氣指數、社交媒體趨勢甚至交通擁堵數據。例如,2025年春季,中國南方連續陰雨,系統自動增加室內健身器材和速食商品的區域備貨量,相關品類銷售額環比增長45%;同期美國中西部遭遇高溫,山姆提前將泳池設備和冰淇淋配送至對應區域前置倉,庫存周轉效率提升60%。這種動態調整能力,使其在復雜環境下仍保持高毛利與低損耗。
核心邏輯:用“數據毛細血管”打通最后一公里
山姆的供應鏈革命證明,零售業的未來屬于“算法定義的敏捷網絡”——以前置倉為末梢,以數據中臺為神經中樞,讓商品在用戶需求產生前就已就位。當消費者下單時,貨物不是從遙遠的倉庫出發,而是從最近的“云倉”即時響應。這種模式不僅降低了成本,更將履約效率轉化為用戶粘性,成為山姆全球增長的第二曲線。
第三重飛輪:成癮機制——
如何用“游戲化體驗”綁定用戶終身價值?
山姆會員商店的“成癮機制”并非偶然,而是一套精密設計的“游戲化忠誠體系”,通過積分規則、限時特權與即時滿足體驗,將消費行為轉化為“升級打怪”的沉浸式旅程,讓用戶從被動購買轉向主動依賴。
積分體系:讓每一筆消費都“看得見回報”
山姆的積分系統以“高價值兌換”為核心,將會員消費與稀缺權益深度綁定。例如,每消費1美元可累積2積分,而積分可兌換高端商品(如戴森吸塵器)、專屬服務(免費健康檢測)甚至獨家體驗(會員日優先入場權)。據沃爾瑪2026財年Q1財報披露,中國區積分兌換率高達68%,遠超行業平均的45%,用戶年均積分消耗量同比增長22%。這一設計強化了“每一筆消費都有即時反饋”的心理暗示,推動用戶為攢積分而主動復購。
會員日特權:稀缺性與緊迫感制造“消費狂歡”
山姆將會員日打造成“限量游戲副本”,通過雙重策略激發用戶行動:
- 即時履約特權:中國山姆“一小時達”覆蓋全國30個核心城市,80%訂單實現40分鐘內送達(數據來源:沃爾瑪中國2025年報),會員日期間限量商品如茅臺、帝王蟹等需搶購,制造稀缺性;
- 雙倍積分激勵:美國山姆在會員日推出“3小時極速達訂單享雙倍積分”,刺激訂單量單日峰值增長300%(數據來源:沃爾瑪投資者大會簡報)。這種“限時+限量”的組合拳,讓用戶為特權支付溢價的同時,形成“不買即虧”的心理錨定。
結果:從數據看“成癮效應”的商業價值
成癮機制的直接回報體現在用戶粘性與財務表現上:
- 復購率:卓越會員年均復購頻次達15次,較行業平均8次高出近一倍(艾瑞咨詢《2025年中國零售會員制模式研究報告》);
- 利潤增長:中國區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8.5%,美國山姆營業利潤增長11.5%(沃爾瑪FY26 Q1財報);
- 會員留存:Plus會員續約率突破90%,其中中國區Plus會員占比從2024年的32%提升至2025年的45%(沃爾瑪內部運營報告)。
核心邏輯:用“即時滿足”馴化用戶習慣
山姆的底層策略在于,通過高頻、可感知的獎勵(如積分到賬提醒、限時達成的徽章)刺激多巴胺分泌,讓消費從“需求驅動”變為“習慣驅動”。當用戶為兌換一臺高端咖啡機而主動規劃消費時,品牌已悄然完成了從“交易對象”到“生活方式管理者”的升級。
飛輪轉動:
中國經驗如何驅動全球增長?
分層運營:從深圳社區店到美國“即時零售網”
中國山姆的“云倉+社區店”模式(如深圳500㎡社區小店日均訂單超2000筆),被復制為美國“門店即分倉”網絡。截至2025年4月,沃爾瑪美國超80%門店完成分倉改造,支撐其電商訂單3小時送達率達93%,即時零售貢獻同店銷售額增長的3.5個百分點(數據來源:沃爾瑪FY26 Q1財報)。
- 需求預判:數據中臺成全球增長“神經中樞”
- 中國數據模型驅動全球供應鏈效率質變:2025年山姆全球電商銷售額增長22%,廣告收入激增50%至35億美元(含Vizio收購*),數字業務利潤率達28%(數據來源:沃爾瑪投資者大會簡報)。例如,中國露營季備貨模型復制至歐美后,帳篷類商品滯銷率下降60%,庫存周轉效率提升45%(數據來源:沃爾瑪中國2025年運營報告)。
- 成癮機制:信任閉環構建全球競爭壁壘
- 中國山姆8家門店年銷售額突破30億元(單店日均超820萬元),Plus會員續約率92.5%,用戶年均消費頻次達18次(數據來源:沃爾瑪中國2025年報)。這一模式推動山姆全球會員收入增長9.6%,營業利潤同比提升11.5%(數據來源:沃爾瑪FY26 Q1財報)。
沃爾瑪中國總裁朱曉靜總結:“‘商品力×全渠道×信任’的乘數效應,是山姆全球增長的底層邏輯。”(引自2025年沃爾瑪全球投資者大會發言
啟示:零售的未來屬于“敏捷創新者”
- 從“規模擴張”到“精準運營”:山姆用前置倉和即時零售重構人貨場,證明“小業態、高密度”更能捕獲用戶;
- 從“賣貨”到“賣體驗”:會員日特權、積分兌換等設計,將消費轉化為情感綁定;
- 從“本土化”到“全球化反哺”:中國市場的數字化經驗,正在改寫沃爾瑪全球戰略。
數據說明:文中財報數據引自沃爾瑪FY2026 Q1公告及投資者會議材料披露,運營數據參考沃爾瑪中國2025年報及行業研究機構Euromonitor報告、行業對比數據參考艾瑞咨詢報告,運營案例參考企業公開信息、內部披露信息。
2025年,我們專訪了大約近20家的消費企業、MCN機構、消費類投資機構、軟件及數字化技術公司,他們分別從實踐的角度提供了一些技術層面最佳實踐的案例。我們從中萃取了 從「代理|經銷模式的品牌商(廠商)」、「新銳國貨品牌」、「全直營類型的品牌」三種不同類型企業轉型「DTC」的策略與路徑;以及針對「初創型新品牌企業」、「擴張期成長型品牌企業」、「成熟領先大型企業」三種不同經營階段企業轉型「DTC」的不同打法、組織如何賦能DTC轉型落地 。
以期能為零售消費品牌發展提供更系統和可落地的營銷指引。
報告獲取請點擊:熱點|《2025消費品品牌DTC運營研究報告 》發布啦!
如果您想學習
更多品牌DTC案例與運營方法,
掃碼即刻加入我們。
DTC案例拆解與運營在線訓練營》
——從0到1構建用戶驅動的增長引擎
第二期招生開始啟動啦!
-我們是誰-
極致零售研究院(SRI)是專注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專業機構,以"助力中國零售企業走向極致"為使命,匯聚零售行業領袖、技術專家及學術精英,通過消費行為研究與數字化課題探索零售本質。
我們提供:
【咨詢服務】零售戰略規劃/頂層設計/DTC數字化布局
【培訓服務】企業內訓/零售工作坊/DTC專項訓練營
【知識輸出】定期發布深度研究報告與行業白皮書(被眾多媒體、券商及研究機構引用)
如果您對文章中的任何觀點感興趣或者有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的專家和編輯很樂意與您深入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