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都發現了,固態電池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神。
有人已做出推算,若固態電池上市,價格起碼也要40萬以上。
到那時候,固態電池根本不是老百姓的產品,而是精英階層的專屬工具。
而最適合老百姓的是什么呢?
還是物美價廉的商品,價格一定要便宜。
新款電池的續航里程要像固態電池一樣高,而且材料還隨時都能取得。
或許硅材料就不錯,若使用硅材料來代替傳統鋰電池的石墨負極,理論上可將充電續航里程提高到4800km以上。
真能成功,將對全球汽車動力電池帶來重大影響。
硅材料的能量密度實在太高了,理論容量高達4200mah/g,是現在傳統石墨負極的10倍以上,可以顯著提高能量密度。
也就是說,一旦硅材料電池問世,其續航里程至少在現在傳統電池的10倍以上。
我們100度的電池已經能讓新能源汽車干到700km的純電續航里程,若硅材料電池出現,高端電池可干到7000km的續航里程。
現在韓國人說,他們能達到4800km,這算是個比較低調的說法。
那么我們現在成功了嗎?最起碼韓國人那邊說,他們確實成功了。
當然我是不信的,因為前兩年,韓國人把全世界都狠狠欺騙了一次。
那時韓國某大學實驗室說,他們發現了常溫超導材料,于是全世界沸騰了。
最后發現,韓國人在騙人。
這次韓國人的意思是,他們找到了新的方法,解決了硅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體積容易膨脹的問題。
而解決該問題,就意味著硅材料電池已經進入了可實際操作的階段。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現在硅材料充放電時的膨脹問題,一直都困擾著科學界。
和石墨電池不同,硅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膨脹率可高達300%,
這就導致硅材料極為不穩定。
最多300次的充電之后,硅材料就會出現結構性坍塌,增加內部短路風險,弄不好直接自燃。
所以硅材料雖然好,但卻一直處在試驗階段中,就是因為充電過程中的膨脹沒辦法解決。
現在韓國人說他們解決了,他們找到了新型粘結劑來抑制膨脹。
至于解決后會不會提高硅材料的循環充電次數,能提高了多少,他們沒說。
沒法說,假的咋說啊,一說肯定露餡了。
要是是真的話,對人們的貢獻,不亞于當年發明“室溫超導”!
因為現在的硅電池,循環充電次數撐死了只有500次,也就是傳統電池的1/6而已。
如果想通過硅材料獲取超長續航,就要忍受電池壽命的縮短,以及容易自燃等各種問題。
所以目前不可兼得,而韓國人說他們能行,就說你信不信吧。
我這個人不懂科學,但我懂韓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