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索尼 PlayStation 前總裁吉田修平(Shuhei Yoshida)在 Kit & Krysta 頻道的節目中,分享了他對游戲預算膨脹對游戲開發影響的看法。吉田修平曾負責 PlayStation 的第一方工作室,他對游戲行業的預算問題有著深刻的見解。
吉田修平指出,在 PS4 時代,游戲公司傾向于開發大型游戲,因為當時“感覺做大游戲更安全”,這一點從該公司在這一時期推出的游戲中可見一斑。與 PS1 時代相比,PS4 時代的 PlayStation 游戲陣容中,像《啪嗒砰》(Patapon)和《重力異想世界》(Gravity Rush)這樣的小型游戲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看起來就很貴”的 3A 大作,例如《戰神》(God of War)、《地平線》(Horizon)和《教團:1886》(The Order:1886)等。
吉田修平解釋說,盡管這可能看起來有些反直覺,但“如果我們投入足夠的資金來制作大游戲,成功的幾率似乎會增加,因為大家都更愿意玩畫面更精美、角色更逼真、游戲時長更長的大游戲”。
然而,這種趨勢也帶來了問題。隨著 3A 游戲預算的不斷攀升,有時甚至超過 2 億美元(IT之家注:現匯率約合 14.33 億元人民幣),發行商開始批準更少的游戲項目。
吉田修平進一步指出,這種預算膨脹的原因之一是游戲銷售目標的提高。在 PS1 時代,一款游戲售出 100 萬套就被視為巨大成功,但到了 PS5 時代,對于大多數 3A 游戲來說,售出 1000 萬套才被視為“普通”成績。他還提到,他看到一些分析顯示,同一系列游戲從 PS4 到 PS5 時代預算翻了一番,這到了“無法收回投資”的地步。因此,他認為 PS5 時代是游戲行業首次真正意識到“必須采取一些措施”的時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