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華南師范大學人工智能機器人教育產業學院(廣東省示范性產業學院)與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附屬學校(簡稱:廣以附校)科報廳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共建“人工智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心”、“人工智能教學創新實驗室”,并舉行啟動儀式。
這標志著粵東地區首個落地的AI人才培養項目正式啟航,為貫通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構建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樹立了重要里程碑。
本次合作匯聚雙方核心優勢,依托華南師范大學在教育理論研究、師資培養體系及人工智能創新人才培養(由人工智能機器人教育產業學院引領)的深厚積淀;整合廣以附校國際化教育資源優勢及“重科技”的辦學特色,雙方將合理推進三大核心舉措。
三大核心舉措:
共建AI課程體系:開發面向基礎教育的嵌入式智能特色課程,將前沿科技融入中小學課堂。
共享師資隊伍:打造跨學科、跨學段的復合型教師團隊,實現高校專家與中小學教師的深度互動。
共享教育資源:共建優質教師創新平臺,實現實驗室、課程資源、研究成果的互通共享。
三塊嶄新牌匾的亮相,不僅為粵東學子打開了走近前沿科技的大門,更鋪設了一條從初中啟程、貫通至高等教育的清晰成長路徑。
據悉,該“人工智能技術創新人才培養中心”立足廣東,旨在開創大學中學銜接培養AI技術創新人才的新模式,致力于打造全國AI基礎教育領域的標桿示范校。
汕頭市、區教育局、廣以理工學院的領導以及華南師范大學和國內其它知名大學的專家、教授代表出席本次活動。
啟動儀式現場高朋滿座。廣以附校執行校長王艷女士首先致歡迎辭。隨后,在與會領導、嘉賓們的共同見證下,合作正式啟動!
隨后,朱定局教授對共建 AI 課程體系、 共育師資隊伍、共享教育資源、以及構建人工智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心等方面,分享見解、交流經驗。
(華南師范大學教授、人工智能機器人教育產業學院院長朱定局)
而張彥春主編則鼓勵高校研究者與學校展開合作,鼓勵教師從課題研究的需要性、學術性、可行性、趣味性入手,尋找選題方向。
(中國老教授協會秘書長,《中國教育學刊》主編張彥春)
活動最后,嘉賓們合影留念并參觀了廣以附校校園,實地感受其融合科技與人文的育人環境。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附屬學校坐落于汕頭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南校區,根植于“自強不息、誠實守信”的潮汕文化土壤,秉承愛因斯坦創辦的以色列理工學院“發展科技、贏得生存”之宗旨,以“小班制、多語種、重科技、強藝體”為辦學特色,是粵東地區創新發展、教書育人的重要基地。
此次與華南師范大學的成功攜手,是廣以附校踐行“全力以赴,永不放棄”精神的生動體現,也為其在科技創新教育領域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中心與實驗室的正式運行,預示著粵東地區AI創新人才培養的新篇章已然開啟,未來將為國家和區域發展輸送更多具備國際視野與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