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南頭道街77號旁的院落,一組由木方構筑的展覽空間讓人眼前一亮——這里是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的師生們設計的“爾濱寶藏·青創紀——解碼與創享中華巴洛克”文化創意展。7月7日,中華巴洛克青年發展型街區邀約發布會暨“爾濱寶藏·青創紀”文化創意展開幕式舉行,活動吸引眾多市民和游客前來觀看。
“當陽光穿過木構件的間隙,在地面投下變幻的光影時,整個展覽空間就像有了生命。”建筑與設計學院2023級本科生叢華廷這樣描述他的設計初衷。作為主要策展學生之一,他和同學們花了三個月時間,用最樸實的木方材料,打造出這個既現代又充滿文化韻味的展示空間:數千根精心排列的木質桿件在陽光下投射出富有韻律的光影,木構單元門口懸掛的展板展示著從哈爾濱老建筑中提取的珍貴紋樣照片,帶領觀眾走進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的文化世界。
“這不僅僅是一場展覽,更是一次歷史街區的活化實踐。”建筑與設計學院教師夏雷說,展覽采用“臨時性城市更新”的創新模式,通過輕量化、可拆卸的木構裝置,將閑置院落轉化為充滿創意與活力的文化展場,探索出一條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利用的新路徑。
“與去年在哈爾濱規劃展覽館舉辦的“爾濱·寶藏”展覽相比,這次的展覽還帶來了全新升級。”建筑與設計學院衣霄翔教授介紹說,一方面是深化“課展聯動·成果轉化”育人模式,將《城市更新》《城市閱讀》等4門課程教學實踐與街區活化緊密結合,讓學生在真實歷史場景中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另一方面是構建“青年創意賦能”機制,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讓青年設計力量持續注入街區更新,形成“政產學研用”協同的長效生態。”
“從課堂學習到策展實踐,我們60余位本研學生打破了專業壁壘和年級界限,讓學術研究真正走出校園、服務城市。”建筑與設計學院2024級碩士研究生龐菲說,這種全方位的聯動機制,大大鍛煉了我們的綜合實踐能力。
“參與這個項目讓我真正理解了建筑文化的價值。”建筑與設計學院2025級碩士研究生宋健分享說,通過實地調研、文化解讀到空間設計,同學們不僅提升了專業能力,更培養了文化傳承的使命感。
主創團隊合影
本次展覽是學校深化五育并舉教育理念的又一創新實踐。作為學校美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展覽將專業教育與美育有機融合,讓學生在建筑文化的解碼與創享中提升審美素養。“我們始終注重發揮學科專業優勢,把美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建筑與設計學院院長孫澄表示,“這次展覽既是對專業教學的延伸,更是對‘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的生動詮釋,實現了知識學習與價值引領的同頻共振。”
游客在展覽現場打卡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7月31日。作為中華巴洛克青年發展型街區建設的示范項目,展覽還將持續為青年創新創業和文化實踐活動提供特色平臺。
(中國日報黑龍江記者站 周慧穎 來源:哈爾濱工業大學 李雙余 衣霄翔 王惟可 建筑與設計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