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嶗山,一條全智能化的制茶生產線正悄然改變傳統制茶方式,以前需要人工操作的各道繁瑣工序,現在只需通過一條全自動數字化生產線就能全部實現。如今,這條數字化制茶生產線,正用科技的力量,為茶產業注入全新活力。
在曉陽工貿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這條嶄新的生產線正在全速運轉。與傳統制茶車間不同,這里幾乎看不到工人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智能化設備的有序協作。一位制茶師傅在平板電腦上設置好溫度、時間等關鍵技術參數,輕輕一點,茶鮮葉便依次經過萎凋、殺青、風選、回潮、揉捻、理條、烘干等工序,傳感器實時監測,大數據精準調控,一份條索完整、形態均勻的嶗山龍須干茶便自動生產完成。
青島曉陽工貿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主任匡明如:“這個設備它穩定性很好。以前我們通常是要靠老師傅的那個手去感覺它的溫度,茶葉的含水量。現在都通過這種屏幕上的實時的數據,可以很精準的把控到這個設備的溫度以及茶葉的一個性態。這樣能讓每一批茶葉的成品率更高,質量更穩定,讓每一批茶葉可以達到一個最好的狀態。”
以往傳統手工炒茶工藝,茶葉的"顏值"、品質和口感都會有些微波動。而數字化生產線炒制的每片茶都標準統一,這種精準把控也更符合當前年輕消費者的飲茶習慣。青島嶗山市民 李嘉瑩:“我們年輕人不太懂茶嘛,比較注重的就是茶葉的口感然后顏值,認準一個口感。比方說白茶或者綠茶,就希望自始至終是一個味道,最好不要有發生其他的變化。”
數字化生產線的使用,除了減少因人為操作差異帶來的品質波動,也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以前炒制同重量同等級的茶葉需要10名工人,現在只要2名工人就可以完成。據悉,該數字化流水線日加工鮮葉可達2000余斤,產出干茶量約400余斤。
來源:嶗山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