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主辦單位及主創團隊
本次活動由滄州大運河集團主辦,由北京彼此彼此影業公司董事長,赫赫有才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人,赫赫有名團隊的創始人和主理人趙林赫擔任總制作人。其主要作品包括電影《中國醫生》《中國機長》《克什米爾公主號》等,劇集《驕陽伴我》《親愛的生命》《我們都要好好的》,出品制作片項目有《青春別來無恙》《帶刀侍衛蘇小黎》《八卦少女時代》,文旅作品《趙都禮宴》總制作人,獲得2025年中國文旅先鋒獎。由郭沛志導演擔任活動總導演,過往參與的作品有《下一個臺風》《非誠勿擾3》《斷橋》《芳華》《繁花》《陽光劫匪》《手機2》《動物管理局》等、文旅作品《趙都禮宴》總導演。
二、活動主題
來滄州喊一嗓子
三、主要時間安排
活動啟動儀式時間安排在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晚8點30分,啟動儀式后將開始常態化活動。
四、活動地點
活動演出地點位于南川老街南湖上(朗吟樓側)。以朗吟樓為主體看向湖心島,有白玉橋及木棧道連接二者,以此為整體所呈現畫面即為舞臺。
五、主要演出內容
整體演出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開幕鼓樂:活動在氣勢恢宏的鼓樂中開啟。漢白玉橋中央立鼓被追光點亮,鼓王以由緩至急、由弱漸強的節奏擂動鼓面,隨即引領湖心島12面小鼓組成鼓陣共鳴。鼓點匯聚,聲勢震天,將現場氛圍推向第一個高潮后戛然而止,燈光暗下,為后續篇章埋下伏筆。
(二)第一篇章,“鏢不喊滄”傳奇再現:主舞臺燈光營造出古運河碼頭的市井生活場景。畫外音講述了滄州“鏢不喊滄”這一江湖規矩的由來。隨著燈光全亮,外地鏢師乘船靠岸,高調喊鏢,挑釁當地武林。兩名本地鏢師挺身而出卻不幸落敗。正當外地鏢師囂張離去之際,滄州武術宗師李冠銘(由演員扮演)飛身而出,踏碎鏢車、奪下鏢旗,將外地鏢師盡數擊敗。此階段演出生動再現了滄州武術的剛烈血性與凜然正氣。
(三)第二篇章,時空流轉、現代啟航:畫外音將演出引向2025年的今天。歌手大雙、二雙兄弟自棧道駕駛摩托車,在與岸邊觀眾的互動中駛向舞臺,并于舞臺上演唱《怒放的生命》,隨后與主持人共同宣布比賽內容,并以一首《彎彎的月亮》將氛圍轉向下一部分。
(四)百業齊呼,“喊一嗓子”震撼人心: 在《彎彎的月亮》的旋律中,活動迎來最動人的高潮。來自各行各業的市民——教師、警察、護士、環衛工人、醫生、軍人、子女等,從舞臺中心、湖心島、白玉橋等各個角落依次走出。追光下,他們或歡快輕松,或莊重認真,代表自己的職業、身份和心聲,喊出了對生活的熱愛、對職責的堅守、對親人的思念以及對祖國的深情。在全場呼聲中,伴隨著騰空而起的噴泉和主題曲《喊一嗓子》,啟動儀式圓滿結束。
六、活動的歷史根源和文化意義
1.滄州武術的地位?
滄州作為中國首批且唯一獲國家級“武術之鄉”稱號的地級市(1992年國家體委正式授牌),其武術地位被凝練為“四句話三地”。四句話彰顯其核心特質:歷史悠久(可溯至春秋,盛于明清,漢代《漢書·龔遂傳》已載民間尚武);拳種眾多(匯聚53大門派,占全國主流拳種40%以上,含八極拳、劈掛拳及瘋魔棍等獨有器械);名家輩出(王子平、霍殿閣等實戰宗師,張之江等理論奠基人);影響深遠(“鏢不喊滄”行規印證威名,中央國術館半數為滄州教習,抗戰大刀隊更揚威沙場)。三地則定義其戰略定位:作為中華武術文化重要發源地(畿輔戰地、運河樞紐、移民熔爐催生武技勃興);拳種富集與典范傳承地(體系完整,八極拳獲乾隆御評,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遺,6萬學子習武續薪火);中華武術百科全書與當代旗艦(融哲學、軍事、體育、文化于一體,“滄州國際武術節”展現53派絕藝,持續引領全球傳統武術發展,堪稱武林尋根圣地與文化活化石)。
2.滄州武術的悠久歷史?
滄州武術元素最早見于文學作品的記載,可追溯至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作為中國文學的源頭,《詩經》的重要采集者、作者及編纂者尹吉甫,是西周時期人物,其故里即今滄州南皮。《詩經》305篇中,涉及軍事武術內容的詩篇超過80首,“武”字出現頻率達45次。其中,對滄州地域的武術活動及其上古民風,有著直接或間接、豐富而精彩的記錄。因此,《詩經》成為滄州武術歷史最早的文學載錄源頭。另據正式史籍記載,滄州武術的悠久歷史最早可見于《漢書》中的《龔遂傳》(屬《荀彧列傳》)。
3.何為“鏢不喊滄”?
“鏢不喊滄”這一百年行規,是武林對滄州的禮敬,源于武德感召而非武力脅迫。滄州鏢師李冠銘“夾馬攔坊”顯神功、劉化龍智取劍鞘懾鏢客等典故,皆以德服人;其開放胸襟使南北鏢師多出滄州門下(晚清十大鏢局七成由滄州人執掌),弟子歸鄉不忍呼喝;加之運河樞紐的鏢業"拜碼頭"傳統與滄州武德精神(尚義任俠、忠勇誠信)感召,共鑄此規——非滄州人自立規矩,實為全國武林自發尊崇的文明契約。
4.“鏢不喊滄”的當代文旅融合新解
當代滄州以“來滄州喊一嗓子”創造性轉化歷史符號,將“鏢不喊滄”的千年禮敬,升華為邀請全球游客“來滄州喊一嗓子”的文旅強音。通過此次開幕式及后續文旅活動,推動武術文化從“原始保護”走向“活態傳承”,為滄州武術文旅注入開放新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