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第九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專家組赴山東畫院開展調研指導工作,此為第三組專家調研團隊的第二站。
此次調研工作專家組由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劉萬鳴領隊,中國國家畫院交流合作部主任張楠、副主任陶宏為副領隊;特邀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曾來德,中國國家畫院辦公室主任董雷,中國國家畫院創研規劃處處長袁學軍,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原館長何加林,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陳孟昕,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原館長陳風新,中國國家畫院版畫所原所長楊越,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畫院主題創作研究所所長石峰,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原院長俞曉夫,山東藝術學院院長徐青峰,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蔣慶鵬,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張望,山東畫院院長常朝暉,山東畫院原院長、民革中央畫院院長孔維克,山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王瑞,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處長劉芳,山東美術館館長楊曉剛,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劉明波,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宋豐光,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顧問李學明,山東畫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樊磊等為專家組成員。
會議開始前,常朝暉介紹了畫院情況并致歡迎辭,劉萬鳴作主旨致辭,陶宏介紹“第九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籌備情況。會議由陶宏、樊磊共同主持。
常朝暉致辭
常朝暉表示,“第九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的舉辦既是全國美術界的盛事,更是山東畫院學習提升、集中展示的寶貴機遇。為備戰本屆大展,山東畫院自去年起系統部署:通過動員會凝聚共識、激發使命感;向全省畫院廣泛發動確保全面參與;組織藝術家深入研討題材規劃,鼓勵扎根生活積累素材,力求創作具有時代高度和齊魯氣派的精品。本次調研會議旨在借專家指導提升創作水平,展現山東美術工作者守正創新的成果,山東畫院將全力打磨作品,力爭在展覽中交出優秀答卷。
劉萬鳴致辭
劉萬鳴表示,“第九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作為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重要展覽活動,在組織工作方面實現了三個重要突破:一是建立了更加規范嚴謹的工作機制,嚴格遵循文化和旅游部的統一部署;二是制定了更高標準的評審體系,確保參展作品的藝術水準;三是展覽籌備流程更加科學系統,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劉萬鳴特別指出,本次展覽堅持“全國一盤棋”的工作思路,注重地區平衡發展。中國國家畫院已組織多個專家組分赴全國各地開展調研,深入了解各地創作情況。此次山東調研,專家組將重點觀摩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創作草圖,相信一定能看到代表山東美術創作水平的優秀作品。他期待通過本屆展覽,進一步推動全國畫院系統的交流合作,共同開創中國美術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陶宏致辭
陶宏在致辭中介紹了“第九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的籌備情況。本屆展覽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中國國家畫院及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承辦,廣東畫院、廣州藝術博物院協辦,旨在推動美術創作多元化發展,集中展示全國畫院系統最新成果。展覽面向全國各級國有畫院藝術家征集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粉)、書法篆刻等門類,并新增綜合材料畫種,進一步豐富展覽形式。陶宏表示,本屆展覽在保持750件總展品規模(含550件入選作品和200件特邀作品)的同時,更加注重提升作品質量和學術水準,為藝術家提供展現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平臺。希望通過此次展覽進一步激發畫院系統的創作活力,推動中國美術事業高質量發展。
樊磊主持會議
第九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專家組山東創作調研會現場
在持續三個多小時的調研工作中,專家組成員逐一觀摩了近300件預送審作品草圖并對其進行點評,分別從主題、形式、技法、觀念等各方面為預備參評作品提出建議和意見。會議最后,專家組成員分享了觀摩感受,并對山東畫院系統的畫家提出了殷切寄語和期望。
曾來德發言
曾來德表示,山東畫院此次展覽組織工作成效顯著,全面展現了山東地區藝術創作的整體風貌。參展書法作品既扎根傳統又勇于創新探索,較好地實現了形式美感與文化內涵的統一。他認為,書法藝術作為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既要注重作品視覺表現力的創新,更要堅守傳統筆墨的精神內核。
董雷發言
董雷表示,此次活動不僅全面檢閱了山東省各級畫院藝術家的創作成果,更深刻體現了山東作為文化大省的藝術積淀與整體實力。在觀摩過程中,眾多作品在題材開掘、語言表達、技法運用和觀念呈現等方面展現出較高水準。他期待山東藝術家們在全國畫院展中再創佳績,充分展現齊魯文化的時代風采。
袁學軍發言
袁學軍表示,山東畫院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發動工作,作為文化大省展現出鮮明的藝術特色:作品整體水平較高,在傳統繼承與創新發展之間把握得當,既注重現實關懷又不乏藝術想象力。同時,他建議山東畫院繼續深化創作指導工作,通過中期看稿等方式,在堅持主題性創作導向的同時,著重提升作品的藝術完成度,從選題立意、畫面構成、主次關系、筆墨表現、色彩運用及整體氛圍等多維度進行精雕細琢,以呈現更加精彩的藝術效果。
何加林發言
何加林表示,此次看稿活動,無論在參與規模還是作品質量上都達到了較高水準。參展作品題材豐富、畫種多樣,充分展現了山東畫院畫家的創作特色和藝術水平。作為美術大省,山東畫院系統能有如此眾多畫家積極參與創作,既反映出畫家們對此次展覽的高度重視和日常創作積累,也體現了山東畫院出色的組織動員能力。他相信,經過持續努力,山東畫院系統的畫家們必將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為全國畫院雙年展貢獻更多藝術精品。
陳孟昕發言
陳孟昕表示,山東畫院組織工作扎實到位,從作品征集數量到場地安排和流程設計都體現出高度的重視和專業的組織能力,為推出優秀作品提供了有力保障。針對下一步工作,陳孟昕建議要重點聚焦有實力的創作者和具有潛力的作品,為有發展前景的藝術家創造有利條件、提供專家指導等。
陳風新發言
陳風新表示,通過觀摩這些作品,他不僅看到了山東作為文化大省的藝術實力,更欣喜地發現每一類作品中都涌現出相當出色的佳作。他提道,此次調研活動的一個突出亮點是專家組與參展作者之間就作品開展了深入的對話,這種面對面的交流形式在同類活動中并不多見。令人感動的是,許多作者不辭辛勞從各地趕來,專家們也認真地對每件作品進行了細致的學術指導。
楊越發言
楊越認為,參展作品涵蓋多個畫種,藝術視角高遠,既體現了藝術家對傳統的傳承,又彰顯出對時代精神的追求。他特別提到山東在版畫創作研究領域具有全國性影響力,近年來涌現出的大批優秀青年版畫家,在全國各類展覽中屢獲殊榮,完全有理由期待山東版畫在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再創佳績。
石峰發言
石峰表示,山東畫院為“第九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調研做了深入細致的工作,共組織了近300幅作品參展。參展單位不僅包括省市一級畫院,還廣泛動員了縣一級書畫院參與。現場有120余位作者到場,就作品的創作構思與專家組進行了充分交流。他認為,山東藝術家們展現出較強的創作能力,作品整體完成度高,表現形式豐富,題材涵蓋面廣。
俞曉夫發言
俞曉夫表示,此次觀摩的作品整體創作水平令人滿意。他重點評價了油畫作品,認為在反映當下現實生活的人物創作題材方面表現突出,但仍需在人物造型等技法層面繼續深化完善。對于風景題材創作,俞曉夫認為,作品在當代性表達上尚有提升空間,建議藝術家們進一步加強創作觀念性的探索與實踐。
徐青峰發言
徐青峰對山東畫院系統擬申報作品的籌備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整體創作水平已達到國家級展覽標準。他特別指出,中國畫板塊作品數量豐富且準備充分,而油畫作品在數量上相對偏少。在藝術表現方面,部分油畫作品在畫面表現力、色彩張力和主題深度等方面尚有提升空間,其中較為成熟的作品多來自往屆獲獎作者。他建議下一步要重點加強油畫作品的申報工作,同時對未完成作品的后續創作寄予厚望,期待能充分展現山東油畫創作的整體水準和創新活力。
張望發言
張望表示,此次作品整體展現出扎實的藝術功底和較高的創作水平,但部分大型創作在藝術表現力上與日常習作相比仍存在提升空間。針對創作中存在的問題,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創作者應當注重以藝術觀念驅動語言創新,避免為迎合展覽范式而限制創作思想;二是要警惕“用力過猛”的創作傾向,克服對國展圖式化語言的依賴;三是在技法運用和主題表達上要追求自然和諧,避免刻意堆砌造成的藝術語言失衡。他認為,創作者應當加強日常習作的鮮活體驗與正式創作精神內核之間的有機銜接,從而提升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孔維克發言
孔維克建議從四個方面打造展覽品牌:一要彰顯國家氣象,對標“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標準,強化學術探索;二要詮釋時代精神,引導藝術家聚焦社會發展,創新藝術語言;三要秉持精品意識,以“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為標準嚴格把關;四要弘揚中國精神,在AI技術時代堅守藝術初心,深挖民族藝術內涵。他表示,本屆展覽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規格提升的同時更需創作質量的全面提升,既要避免“展覽體”的標簽化表達,也要抵制技術依賴的創作惰性,以真摯情感創作具有時代特色的優秀作品。
王瑞發言
王瑞認為,現場書法篆刻作品整體呈現三大特點:一是傳統根基扎實,多數作品在筆法、刀法、字法等技法層面展現出對傳統的深入理解;二是藝術個性初顯,作者們在遵循傳統規范的同時,已開始形成個人藝術語言;三是創作態度嚴謹,雖水平參差但方向正確。他期待山東書法篆刻創作能在“技”“藝”“道”三個層面實現更大突破,涌現更多技法精湛、立意深刻、境界高遠的作品,為全國展覽貢獻更多齊魯藝術的精彩篇章。
楊曉剛發言
楊曉剛表示,“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經過前八屆的持續發展,已成為國內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的專業平臺。“第九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將會實現三大提升:一是強化學術引領作用,通過提高評審標準引導精品創作;二是深化時代精神表達,拓展了藝術創作的維度;三是完善展覽機制,形成了更加健康的展覽生態。他認為,這種堅持學術高度與創新機制并重的發展模式,不僅有效激勵和引導了藝術創作,更為推動中國美術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展覽品質的不斷提升,彰顯了全國畫院系統在當代美術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劉明波發言
劉明波表示,此次觀摩的作品展現了藝術家從學院訓練到職業創作的成功轉型歷程,這些作品不僅體現了扎實的技法功底,更彰顯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人文關懷。這種創作實踐對研究生的學術規劃和創作路徑具有重要啟示:藝術創作需要實現技術訓練與主題表達的有機統一。
宋豐光發言
宋豐光表示,此次觀摩會不僅全面展示了青年藝術家的創作趨勢和藝術語言的多樣性,更從創作觀念層面推動了畫院畫家的深入思考。宋豐光對山東畫家的表現寄予厚望,期待他們能夠創作出更多藝術精品,再創山東美術事業的新輝煌。
李學明發言
李學明表示,畫院系統作為傳承學術傳統的重要陣地,其創作尤其注重藝術性的追求。在中國畫領域,既要堅守文人畫的藝術文脈,又要以現代審美重構傳統哲學理念。他建議,當代中國畫創作在把握時代命題的同時,應當巧妙融入文人畫的筆墨精髓,通過含蓄雋永的藝術語言,傳達對當代社會與人性的深刻思考。這種傳統文脈與時代精神的有機融合,不僅能夠提升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更能凸顯畫院系統在中國畫傳承與創新中的引領作用。
會議最后,劉萬鳴作總結發言,他對山東畫院組織的調研活動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本次活動采用“屏幕展示+原作觀摩”相結合的雙軌并行的觀摩方式,有效實現了對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各藝術門類創作成果的系統性檢閱。通過建立全程錄音機制,確保專家評審意見得到完整記錄和準確傳達,充分展現了組織工作的規范化和專業化水平。作為全國重要的美術創作基地,山東參展作品整體呈現出較高藝術水準,在堅守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時,展現出開闊的創作視野和鮮明的時代特征。從各藝術門類均衡發展的態勢來看,部分優秀作品已經具備參加國家級美術展覽的實力,這充分印證了山東美術創作隊伍的整體實力和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最后,他對山東美術界在“第九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上的表現寄予期待,相信通過此次活動將進一步推動山東美術創作水平的提升。
山東調研結束后,“第九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專家組將赴其他省份開展調研指導工作。
調研現場花絮
編輯 | 王 甜
編輯 | 呂高鵬、王 甜
制作 | 黃家馨、劉根源
校對 | 安亞靜
初審 | 賀 瑋
復審 | 馬子雷
終審 | 金 新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5年出版44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64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