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河北鄉下又迎小暑。蟬鳴裹著熱浪撞進院子,玉米葉沙沙響著拔節。老楊頭蹲在田埂上,煙袋鍋子敲了又敲。
“小暑當日早看天,一年不用問神仙。”他嘟囔著,眼盯著東邊云。日頭明晃晃曬得地皮燙,棉花桃兒正鼓,可水跟不上。
農諺說小暑晴,往后少雨,地里的水得省著用。要是清晨落幾點雨,老輩人能樂呵好幾天,像領了“保收券”。
可要是大風卷著塵土跑,就得連夜扎防倒架,一刻不敢松。
這些話在村里傳了百十年,比老槐樹的年輪還深。
去年小暑大晴天,后秋玉米葉子干得打卷,減產一成多。今年天剛亮,老楊頭就爬起來——東邊云有點灰。“要落雨?
”他搓搓手,褲腳沾著露水往地里趕。科技說未來三天有分散陣雨,可他還是信“看天”那套。村頭氣象屏顯示,小暑平均氣溫比十年前高2℃。
熱得更狠了,雨卻沒個準,老農諺還靈嗎?老輩人說,小暑看天,小暑看天,看的是全年的底氣。現在有滴灌、有預報,可“抬頭看云,低頭干活”的勁兒沒變。
玉米地邊新鋪了水管,擰開就能澆,比挑水省勁多了。但老楊頭還是每天早晚各轉一圈,摸葉片、看土色。“機器再靈,不如自己眼尖。
”他拍著水管笑。農諺是老輩人的“土雷達”,科技是現在的“新幫手”。
兩者搭著用,莊稼才長得踏實。未來幾天,河北大部有35℃以上高溫,局地有雷陣雨。
老楊頭把防旱物資碼在棚子下,又檢查了防雹網。“不管天咋變,咱準備足了,心里就不慌。”他說。
那些“小暑熱透大暑涼”的老話,今年會不會應驗?
你老家小暑有啥講究?評論區說說,咱嘮嘮。
注:農諺受地域影響,具體農事還得看當地天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