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慶芳 唐勇
“這16套船型圍堰用下來,累計少產生7680公斤塑料垃圾,既省人力又護環境。”7月3日,在河南油田雙3-13井作業現場,HN-XJ105聯隊隊長張偉民難掩欣喜,“一‘圍’解千‘廢’,咱環保有絕招了!”這套改進研制的設備,正推動傳統修井作業向綠色低碳轉型。
長期以來,河南油田油服中心為保障小修作業環保安全,每口井均采用鋪設防滲地膜的方式。但這一傳統做法每年會產生超1000噸塑料固廢,不僅處理成本高昂,還存在土壤污染風險,回收難度也讓一線員工不堪重負。
為破解環保生產難題,今年年初,該油服中心組建技術攻關團隊,歷時半年開展調研與試驗。改進研制出的船型圍堰采用模塊化鋼板設計,通過可重復使用的金屬結構替代一次性地膜,實現了油污水回收與固廢減排的雙重突破。針對試用過程中出現的密封不嚴、組裝耗時等問題,技術人員持續優化,最終使單井作業效率提升20%。
過去每口井需消耗600公斤防滲膜,如今船型圍堰讓塑料固廢產生量直接歸零,油污水回收率高達99.7%。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