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書法,撇筆的變化比較多,在行筆的過程中,有著一種輕重提按變化,而且還有一種起伏之感,不知道,你看到后,會有怎樣的感受,還有一個值得我們學習關注的特點,那就是在收筆位置上,一般情形下,這個字的撇捺之筆,在收筆上,會出現一種錯落感,而這里卻表現出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十分難得。
字的書寫,更是一種突破性的存在,尤其是兩個彎鉤,在之前,我們所欣賞偉人的書法作品中,里面的鉤筆,會比較小巧一些,外面的比較大,而這里正好相反,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處理方法,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不僅在書法上要注意學習,而且要在生活中,巧妙地應用這樣的思想,相信,也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不是嗎?這也是書法最為內涵的東西,需要我們去慢慢品味,消化,應用。
在中國農業科技領域,袁隆平先生如璀璨星辰。作為 “雜交水稻之父”,他解決億萬人民溫飽,推動全球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獲公認。鮮有人知,這位科學界巨人內心熱愛藝術,不僅科研卓越,還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在書法藝術上造詣頗高 。
在繁忙的田間地頭,當袁隆平先生沉浸在稻香四溢的田野中,長時間的勞作或許會讓人感到疲憊。但這時,他會拿起心愛的小提琴,站在田埂之上,悠揚的琴聲隨即飄散在稻田之間。這不僅是對音樂的熱愛,更是對心靈的一次洗禮和放松,讓他在緊張的工作之余,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寧靜與安詳。
袁隆平先生除音樂領域才華非凡,在書法藝術上成就也斐然。其硬筆書法,筆畫盡顯嚴謹規范之美,“袁隆平” 三字筆力遒勁、字跡清晰,彰顯深厚書法修養。
他書法風格多樣,或柔和溫婉如春風,或硬朗有力透出科學家堅韌精神。作品不僅體現個人藝術修養,更流露對生活、家鄉的深情。
從袁隆平先生的題詞中,能感受到他對故鄉的熱愛眷戀。給靖州楊梅題的 “梅中之王” 及其他為家鄉所寫墨寶,筆筆深情,劃劃有力,盡顯深厚書法功底。這些作品不僅展現其書法造詣,更讓我們看到他作為普通人對家鄉滿懷熱愛自豪的赤子之心 。
看袁隆平的書法作品,有人不禁要問,為什么有的人再練字也寫不出漂亮的字,有的人不練字也能寫的漂亮。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悟性吧。就如同我們平時學習,有的人接受的快,有的人接受的慢,這就是為什么有的學生看著特別的努力但成績平平,有的學生看著吊兒郎當,毫不費勁,但每次考試總是高高在上。
其實寫字,練習書法也一樣,有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一幅作品的好壞,有的人再怎么看都看不出,這也就是為什么一些“江湖書法”受到追捧的原因。
有很高的書法欣賞能力的人,即使不怎么練字,字也寫不太差,缺乏書法欣賞能力的人,即使再怎么努力練,依然寫不出漂亮的字體。
但對于同一個人來說,不論基礎如何,經常練習書法總要比不練寫的好。
首先要肯定一下這個現象。在上學時候,不管是初中、高中、還是大學,身邊總會有那么幾個人寫的一手漂亮字,也有可能我對這個比較在意,所以真的總會遇見那么幾個。后來,開始真正練習硬筆之后,身邊也逐漸有了一個書法愛好的圈子,雖然有毛筆也有硬筆,但毋庸置疑大家對書法都是非常熱愛和關注的。偶爾聊天也會聊到這個話題,聊著聊著就發現,不光是我自己,很多人也都有這樣一種經歷,而且圈子里也有這樣的人,平時沒學過書法,但寫出來的字讓人看著就是舒服、就是好看。
上學的時候其實就對這些人比較好奇,所以也多觀察了一些,發現有的是練過(此處練過指臨摹過字帖),但有的連字帖都沒臨摹過,也沒有學過筆法、結構什么的,無疑這些人的悟性是非常高的,我覺得可以歸為天賦。
確實有一些人在寫字方面有一些天賦,但我覺得跟熱愛也分不開,很少見到寫的一手漂亮字的人不喜歡寫字。可能本身就對好字、書法字有一種莫名的喜歡,加上本身就有一種這樣的天賦,平時沒事或許也會刷刷寫幾筆。正是這種天賦和熱愛,看到好看的字多看一眼,多比劃幾下,一個“好字、漂亮字”的模樣就已經在心里生根發芽,久而久之,自己的字和那些好字也就越來越像。
我記得看過以為微博博主的字,特別受歡迎,可能是詢問練字的人比較多吧,某一天就發了一個置頂公告,說自己從不寫字帖,也沒學過歐體、趙體什么的,就是愛寫,就是愛看,但從不臨帖,還建議小伙伴們不要學她,我覺得這也算是一個例子吧。
練字方面確實有人有天賦、悟性高,一看就會、一寫就成,這對于練字數些年依然平平淡淡的人來說簡直不能太羨慕,但我覺得終究還是離不開“熱愛”這一層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