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一幼兒園血鉛異常事件仍在發酵。
7月1日,天水市麥積區市場監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眾反映,查獲一起天水麥積區某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案件后,部分幼兒家屬分別從甘肅天水前往了陜西西安救治。在西安市中心醫院,至少有70名幼兒血鉛超標,且均超過200μg/L。
科學常識說明,兒童血鉛異常可能導致多動癥、情緒不穩定、學習困難,還可能引發不可逆的神經損傷。
此前,圍繞孩子血鉛是否超標的問題,天水方面曾口頭通知家長結果正常。其中一名幼兒的家長,曾接到當地通報的一份血鉛檢測數據,為“27.48μg/L”,但該手寫體數據未有任何公章。可在西安市中心醫院,這名幼兒是受訪者中血鉛數據最高的一例,高達528μg/L,超過正常參考值的5倍。而根據家長所言,該幼兒已有食欲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
兩地給出的數據相差過大,最高相差了近20倍。事件原委尚被疑云籠罩,而血鉛數據懸殊又在人心深處留下一片泥沼,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在西安市中心醫院,數名家長無法控制地掩面哭泣,其中一名女性家長因傷心過度,出現抽搐等癥狀,被擔架抬走救護。此情此景,令人悲戚而憤懣。
天水麥積區有關部門對媒體回應表示:都是機器做的,具體原因正在核實分析。這一解釋并非完全沒有道理,畢竟,從理論上講,檢測方法差異、標準方法不一致、設備不一致,都可能造成結果的差異。但差異如此之大,已經很難用科學邏輯來解釋。而值得一提的是,和西安檢測機構給出完整書面報告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天水方面沒有提供任何報告,且通報家長也是以一種非常奇怪的方式。
顯然,“都是機器做的”不是正當理由,以此為由試圖說明己方結果的靠譜,可能站不住腳。其間,有關方面有沒有說謊、有沒有進行數據造假,必然地成為公眾關注的問題。
當前,盡快通過更高層級的權威調查,解開“數據懸案”,已成當務之急。與此同時,盡快查清造成幼兒血鉛指數上升的源頭性問題,給群眾一個負責任的交代,也是關鍵所在。如按天水當地初步判斷:涉事幼兒園提供的餐食中,三色棗發糕和玉米腸卷存在添加劑超標,那么,順藤摸瓜、一查到底,沒有任何難度。何以數天時間過去了,此事仍無結論?問題到底“梗阻”在哪里?對此,不能一意延宕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涉事幼兒園老師也向媒體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這一傾訴值得引起重視。此事究竟是單一線索的食品安全事件,還是牽涉更深背景的事件,應有明確說法。
近年來,多地發生兒童血鉛超標事件。其中,環境污染,是多起事件的罪魁禍首。在一些事件中,企業停產整頓、相關干部被停職,但也有一些事件缺乏應有的“后續”。
以“對人民負責”的高要求,扎扎實實地破解“血鉛懸案”,讓“始作俑者”得到懲治,讓被傷害者得到體恤和補償,讓公眾得到信心,是當地無可繞過的命題。
現代快報/現代+首席評論員 戴之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