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號“降溫臺風”丹娜絲的確帶來了降溫的變化,在第1次登陸之下,我國福建,臺灣等地都出現了氣溫的下滑。
不過,它北上之后,在浙江沿海盤旋之下,福建的高溫又出現了反彈,“吃下沉”了,又變得非常熱,而接下來,副熱帶高壓要出現稍微的“反彈”,氣溫也會有所轉變。
所以,這“降溫臺風”丹娜絲還是有點好處,但其變化也較大,其接下來的路徑也走出了“天花板”的模式,路徑爭議再次變大,真的是走出了難以置信的路線,只不過也是來回波動,如何發展呢?下面我們就看看。
大暴雨真來了,臺風丹娜絲超大轉彎!
從確定性的數據來看,4號臺風丹娜絲的巔峰已經過了,并且最強也是達到了14級,風速為45m/s,而在首次登陸臺灣之后,已經出現了減弱,但由于副熱帶高壓的引導,其臺風走出了極其特殊的路線,那就是在我國浙江遠海區域出現了“超大轉彎”,居然又南下了,這真的是走位太強了。
只不過,在登陸前,它也再次出現了爆發,最強預計在10級狀態登陸浙江臺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這南下之后的登陸真的是“反向”走動,但這一路南下之后,緩解的氣溫變化也較強,其我國數據顯示,要走過福建,江西廣東等地,然后減弱為溫帶氣旋消失。
所以,這一次4號“降溫臺風”丹娜絲是對華南區域最為明顯的緩解,只不過還沒有南下之下,其高溫覆蓋還是很強,這就是“吃下沉”。
然而呢?在還未二次登陸之下,我國就已經確定出現了強降雨過程,也是具有一定的極端化發展,在浙江臺州、溫州等局地,已經確定出現了大暴雨,降雨在100毫米+,所以,臺風還未登陸,這降雨也會繼續,要注意區間過強。
然而,對于這個臺風也有不一樣的看法,部分數據顯示折返之后的強度要大很多,更加靠近沿海。
所以,這要是靠近沿海,可能推動水汽更加激烈一點,這是4號臺風丹娜絲的情況。
這個臺風之后,還有多少臺風嗎?從趨勢來看,的確還有臺風的發展趨勢,但是狀態還不是很強,同時暫時也沒有影響我國的臺風,只不過南海區域的熱帶擾動注意一下,可能帶來天氣的變化過程,這就是臺風的情況。
高溫,降雨齊聚!什么時候才有轉折點?
的確,這一波高溫的發展持續時間非常久,而且強度也不弱,35度以上是常態化,部分區域都是40度以上。
而在臺風丹娜絲到來之后,也只是緩解了一部分的高溫,我國南方表現更加明顯一點。
而且接下來的轉變逆過程,高溫返回縮小之后,北方還是有不少,其10日起,將是高溫的重要轉折點,預計高溫范圍有所減小,就算是有高溫的活動,35℃以上區域主要出現在黃淮、江漢及陜西關中等地,部分區域依然可以達到40度左右,還是熱。
所以,南方的高溫會緩解一點,北方還是要等地,而且從副熱帶高壓的狀態來看,其還有概率沖向我國青藏高原,其大陸高壓會形成一個“大圓圈”,這也是高溫的主要因素之一,還有一塊就是在東北方向,所以,熱要進入“分段”,后面才會集中。
而對于降雨來說,臺風雨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浙江,福建,江西,廣東等地會先后出現大雨,暴雨,南下速度越快,這降雨也就越快,其次在云南,四川,貴州等地也會保持雨水活動。
而在9日之后,其降雨再次發生轉變,南方大部區域將迎來降雨過程,這一波降雨面積擴大,也是來自臺風的南下之后的變化,加上印度洋水汽的輸送。
所以,其實南方新一輪降雨的轉折點,出現大面積的降雨過程,還是跟臺風有關系,要是真的出現“天花板”的轉彎,那雨水肯定也會變化,這就是過程。
除了這一波降雨之后,在14日前后,華南、云貴及東北地區中部等地還將有一次降水過程,強度看起來不大,主要散打為主,這就是基本情況,2波新降雨醞釀,做好準備。
降雨在不斷增加
的確,從整體的降雨發展趨勢來看,我國南方的降雨變化明顯多了不少,其南方大部區域的降雨量都是在100毫米以上,而北方也有,但基本都是50毫米的累計雨水量,中部區域的降雨不多,其只有10毫米到25毫米較多。
所以,整體的降雨在增加,但南方最多,東北,華北相對較多,中部地帶是最少的,而南方的主要降雨也是來自臺風變化為主,這是雨水較多的因素之一,這就是基本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