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珊姐姐來到揭陽游玩,在民宿與老板娘的閑聊中,偶然得知在揭陽普寧洪陽鎮,現存一座極具特色的潮汕建筑——德安里。查詢交通后,發現離揭陽榕城的交通十分便捷,于是在結束揭陽的行程后,我就滿懷期待地踏上了前往普寧洪陽德安里的行程。
普寧的洪陽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不來不知道,來到才發現,這里像是一座歷史文化的寶庫,現保留的名勝古跡除德安里外,還有培風塔、普寧學宮、城隍廟、文昌閣等,每一處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隱藏屬于這座小城的故事。其中,德安里肯定是洪陽最吸引人的一處古跡,在粵東地區占據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地位。
說到普寧洪陽的德安里,就不得不先提一提這座建筑最初的締造者,普寧先賢方耀。方耀出生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普寧縣城洪陽西村,他官至廣東水師提督,在歷史的舞臺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方耀是憑借著驍勇善戰,被《清史稿》贊譽為“謀勇將軍”,還被清廷賜號“展勇巴圖魯”。在擔任潮州總兵期間,他雷厲風行地開展“清鄉辦積案”行動,懲辦匪眾三千余人,極大地維護了潮汕地區的安定,“方大人辦清鄉”的事跡至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后,他從署理廣東水師提督升為實授。然而,天妒英才,1891年7月7日,方耀因中暑不幸卒于江浦行軍途中,年僅58歲。清王朝在祭文中評價他“性行純良,才能稱職”,《清史稿》也對他的功績給予了高度肯定。
德安里的興建背后還有著一段溫馨的家族故事:清同治十年,時任潮州總兵的方耀與兄弟在家鄉營造德安里老寨,中寨則由方耀四弟方勛主持規劃并建主祠堂。隨著時間的推移,方耀收養的20個兒子成家立業,老寨逐漸容納不下眾多人口,新寨便應運而生。后來,方耀的十三子廷珍因特殊身份,試圖在新寨東側興建“方氏家廟”專祀生母,雖經兄弟勸阻未能如愿,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家族內部的復雜情感與傳統觀念的碰撞。整個德安里村落的建造歷時近20年,在1890年才把這片占地6.3萬平方米的“家族小鎮”建好,面有近773間房子,走進去就像進了迷宮,規模大得讓人咋舌!珊姐姐在參觀中,足足花了一天時間,才算把這一座規模大到離譜的“古代豪宅村”——德安里逛完!游客來到這里,可以怎么看,怎么玩呢?
第一站,感受建筑特色:老寨“百鳥朝凰” 和中寨與新寨“駟馬拖車”
從老寨開啟旅程,一踏入,就能看到以方氏家廟“燕詒堂”為中心的獨特布局。100間民居對稱分布,仿佛百鳥朝鳳,這可是潮汕地區唯一留存的原生格局。
接著前往中寨和新寨,感受“駟馬拖車”的氣派。以“詒承堂”為中心,兩側的“三廳亙”“四點金”建筑,就像拉車的駿馬。漫步其中,能看到潮汕經典的四點金、下山虎等特色建筑單元,木雕、嵌瓷、石雕精美絕倫,讓人目不暇接。
如果有航拍機,更能看清整座建筑的韻味:德安里分布著“古村三件套”,分成老寨、中寨、新寨三大部分,整整773間屋子連成片。在中國傳統建筑觀念中,宗廟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潮人更是將“營宮室必先祠堂”視為準則。德安里的三寨都以大宗祠為核心,其他建筑有序環繞,形成了獨特的格局:一組“百鳥朝凰”搭配兩組“駟馬拖車”,既相互連通又各自獨立。老寨的“百鳥朝凰”,100間房子圍著主祠堂,就像一群鳥兒朝著鳳凰朝拜;中寨和新寨的“駟馬拖車”,中間大祠堂是“車”,兩邊建筑是“馬”,設計精巧得讓人拍案叫絕。大宗祠左右是小宗祠,火巷和厝包從三面護衛,外圍是“下山虎”和“四點金”,最外層是堅固的寨墻,這種布局既體現了對祖宗的敬重,也展現了家族的團結與秩序。
因為這種獨一無二的設計,德安里直接被寫進了華南理工大學建筑系的教科書,成了建筑界的“明星”!不管是研究古建筑的學者,還是喜歡逛古村的游客,來了都得感嘆一句:這哪里是普通村子,分明是潮汕建筑藝術的“天花板”!
第二站,德安里博物館:逛完建筑,去德安里博物館轉轉,這里陳列著方耀家族文物、潮汕農耕器具,系統解讀德安里建筑與歷史,逛一圈就能對古村有更深入了解。
第三站,古玩墟淘寶:每周六的古玩墟不容錯過,粵東各地藏家匯聚,各種文玩古物琳瑯滿目,運氣好還能淘到寶貝,體驗傳統工藝與現代收藏文化的交融。
第四站,周邊美食:德安里四周有許多當地特色的小吃,可以試試
- 洪陽粿汁:米漿粿皮搭配鹵蛋、鹵肉,口感豐富,碳水愛好者閉眼沖!
- 普寧豆干:外皮酥脆,內餡嫩滑,蘸上韭菜鹽水,地道潮汕風味。
- 特色粿湯:源自方耀家族故事,承載當地歷史記憶,鮮香味美。
漫步在德安里的街巷中,撫摸著斑駁的墻壁,看著貓咪在腳邊穿梭,聽著豬群的哼叫聲從遠處傳來,仿佛能觸摸到歷史的脈搏。這里的一磚一瓦、一梁一柱,都訴說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方氏家族的榮耀與傳承,也見證了潮汕地區的歷史變遷與文化發展。德安里,不僅僅是一座古建筑群,更是一部鮮活的歷史教科書,吸引著無數人前來探尋它的魅力與奧秘,感受古寨中歷史與生活交織的獨特韻味。
文末,我要衷心感謝在德安里偶遇的那位姐姐。參觀時,狂風暴雨驟至,毫無準備的我被困住,只能無奈等待。就在這時,那位姐姐出現了,她遞給我一件雨衣,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讓我能順利返回酒店。這份溫暖與善意,我始終銘記于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