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廣東行游記之三
◆《日本華僑報》總主筆 蔣豐
我向來對于所謂“古跡”是存疑的。那些被游人踏破門檻的所在,往往不過是今人仿古的贗品,連那“古”字也是新近漆上去的。但是,這次小友力薦韶關(guān)珠璣巷,說是嶺南移民之根,中原文化南漸之證,我便也動了心思,決計前往探個究竟。
晨起自韶關(guān)市區(qū)乘車,約莫一個時辰,便到了這號稱“廣東第一巷”的所在。巷口立一石牌坊,上書“珠璣古巷”四個大字,筆力遒勁,倒像是有些來歷。牌坊下三三兩兩的游客舉著手機自拍,臉上堆著千篇一律的笑容。
入得巷來,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兩旁是清一色的仿古建筑,飛檐翹角,黑瓦白墻。店鋪林立,賣的多是些旅游紀(jì)念品,姜糖、臘鴨、客家米酒之類。店主們并不十分殷勤招徠,只閑坐門前,有一搭沒一搭地搖著蒲扇。這倒顯出幾分真實來——若是太過熱情,反倒像是專為游客設(shè)的局了。
巷子不寬,約容三人并行。據(jù)說此巷始建于唐代,盛于明清,是中原移民南遷的重要通道。我想象著千百年前,那些為避戰(zhàn)亂而舉家南遷的人們,扶老攜幼,步履蹣跚地走過這條巷道,身后是烽火連天的故土,前方是陌生的嶺南蠻荒。他們的腳印早已被歲月抹去,唯有這石板上泛著的青光,或許還留存著些許當(dāng)年的氣息。
行至巷中段,見一古井,石欄上繩痕深陷,顯是經(jīng)年累月打水所致。井水清冽,俯身望去,能見自己模糊的倒影在水面晃動。旁立一牌,上書“貴妃井”,傳說是因為南逃的胡貴妃曾在此汲水梳洗而得名。這類傳說在古跡中比比皆是,真?zhèn)坞y辨,但人們總愿意相信那些帶著香艷色彩的故事。我倒覺得,即便真有其事,那位胡貴妃在此汲水時,怕也是滿面塵灰、狼狽不堪,哪有傳說中那般旖旎風(fēng)光。
繼續(xù)前行,兩側(cè)建筑漸顯陳舊,有幾處老屋顯然年久失修,墻皮剝落,木門歪斜,卻比那些修葺一新的“古跡”更顯真實。一戶人家門半掩著,內(nèi)里傳出電視機的聲音,播的是某部宮廷劇,妃嬪們正為爭寵斗得你死我活。古今交錯間,頗有些荒誕意味。
珠璣巷中姓氏宗祠林立,張氏、李氏、劉氏、黃氏……據(jù)說共有179姓的宗祠曾設(shè)于此。這些宗祠大多門庭冷落,只有幾位老人坐在廊下喝茶閑談。我隨意步入一家朱氏宗祠,見堂上供著祖宗牌位,香爐中積著厚厚的香灰。墻上懸掛著族譜,密密麻麻寫滿了名字,最早可追溯至宋代。想來當(dāng)年那些南遷的家族,為不忘根本,特在此設(shè)祠立譜,以慰羈旅之思。而今其后裔多已散居嶺南各地,甚至遠渡重洋,這些宗祠倒成了無主的擺設(shè),僅供游人憑吊罷了。
巷尾有座“沙水寺”,名字古怪,據(jù)說是因寺前有沙有水而得名。寺不大,香火卻不冷清,幾個當(dāng)?shù)貗D人正在佛前跪拜,神情虔誠。我非信佛之人,卻也隨喜進去一觀。寺中古樹參天,樹齡已達數(shù)百年,樹干上系滿紅布條,都是祈福之人所系。那些布條在風(fēng)中輕輕擺動,仿佛無數(shù)無聲的祈愿在空中飄蕩。
出得寺來,日已西斜。返程時見兩位老嫗坐在街頭,旁邊還有一只臥地酣睡的老黃狗。一位老嫗“自來熟”,看我們駐足下來,就說自己78歲,身后的老嫗已經(jīng)97歲,建議我們捐個紅包,還可以摸摸溫順的老狗。對于我這個“兜比臉還干凈”的人,捐一個紅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樂得是與老人家攀談一番。老嫗自稱祖上自中原遷來,世代居此。問及古巷今昔之別,她只淡淡道:“從前是活人住的地方,現(xiàn)在是給死人看的景致。”這話令我悚然。細想之下,確是如此——那些我們今日憑吊的“古跡”,當(dāng)年不過是尋常百姓的生息之所。而今人已作古,屋宇卻作為“文化遺產(chǎn)”保留下來,供后人參觀。這其中的吊詭,竟不知是文明的傳承,還是生命的嘲諷。
歸途上,我一直在想那位老嫗的話。珠璣巷作為“移民通道”的功用早已消失,那些南遷者的后代也早已在嶺南落地生根,反將他鄉(xiāng)作故鄉(xiāng)。唯有這條巷道,因為承載了太多人的記憶與情感,被一代代人不斷修葺、重建、美化,最終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它既非純粹的古代遺存,也非完全的現(xiàn)代造物,而是古今交融的一個奇特存在。
其實,世間所謂“古跡”,大抵如此。我們追尋的古意,往往不過是對歷史的一種想象性重構(gòu)。真正的歷史早已消逝在時間的長河中,連一絲漣漪都不曾留下。那些南遷者當(dāng)年的艱辛與悲歡,他們的希望與絕望,他們的生與死,都已無從知曉。唯有這巷道的名字——“珠璣”,像是一個美麗的隱喻,暗示著那些散落在歷史塵埃中的生命,或許也曾如珠玉般閃耀過。
人們總愛賦予地方以特殊意義,仿佛如此才能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而地方本身,從來只是沉默地承載著一切,不悲不喜。(2025年5月26日寫于愛樹觀湖書院海棠房;7月14日修改于日本千葉“豐樂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