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網·甲秀新聞訊 7月7日,一面繡著“新聞為民顯擔當,鏡頭傳愛暖人間”字樣的錦旗,送到了貴陽日報融媒問政欄目。這面錦旗的背后,牽系著貝地盧加諾小區1500余戶居民告別出行難的故事。
云巖區貝地盧加諾小區業主送來的錦旗。
貝地盧加諾小區三期、四期位于云巖區后沖路,因小區內部道路較窄,一直未開通公交車。曾經短暫運營的擺渡車也于2018年停運,1500余戶居民長期面對出行無公交的困擾。居民夏頂烈日冬冒嚴寒,步行20分鐘才能搭乘公交車,開通公交線路就是大家最迫切的心愿。
轉機出現在融媒問政欄目介入的那一刻。
今年4月,貴陽市融媒問政平臺接群眾反映——今年3月,終于盼來了V15微巴。遺憾的是,微巴雖然有“貝地盧加諾”這一站,但卻因設站選址問題,被“卡”在小區一公里之外。
“盼星星盼月亮,盼的是下樓就能坐車。微巴能不能直接開進小區?”居民共同的期盼,通過貴陽日報融媒問政記者傳遞到貴陽黔爽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云巖區住建局、云巖區消防救援大隊、貝地社區居委會、小區物業坐下來開了“圓桌會”,共同協商微巴設站方案。原本陷入僵局的站點選址工作,一點點從紙上規劃變為現實。
經過兩個月的“攻堅戰”,6月18日清晨,5臺V15微巴陸續在設定線路上“跑”起來,徹底打通了小區居民的“最后一公里”。首班車6點30分發車,末班車22點發車,早晚高峰期發車間隔在10分鐘內,平峰期發車間隔為15分鐘內——這樣的車次安排,為居民進出小區提供了極大便利。
“從‘步行20分鐘趕公交’到‘下樓坐車’,盼了7年的心愿實現了!”居民羅女士激動地說。
微巴開通后居民表示感謝。
居民們的稱贊與錦旗上的燙金大字,共同定格成融媒問政撬動各級各部門為民辦好實事的生動注腳。這面錦旗,是對各級各部門深入一線化解群眾“急難愁盼”的認可,是對融媒問政欄目積極發揮“黨群連心橋”作用的肯定。
記者 杜立 劉欣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