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破解人大代表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難題,河南省社旗縣大馮營鎮人大主席團積極探索,創新設立“流動人大代表聯絡站”,讓進站方式“活”起來、代表履職“動”起來、民意渠道“暢”起來。
過去,固定地點、固定時間的傳統聯絡站模式,難以滿足群眾多樣化的訴求表達需求。為突破這一局限,鎮人大主席團精準發力、聚焦流動,推動代表主動“走出去”,變“群眾找代表”為“代表訪群眾”。
“流動聯絡站以小、活、實為手段,打破時間空間限制,靈活利用農閑、傍晚、集市等群眾聚集時機,將履職陣地前移至村民家門口、生產一線、矛盾現場,確保民情收集無死角、零距離、快速化、真實性。”鎮人大主席劉瀟介紹說。
“流動聯絡站”的核心在于“快又快”了解情況、“準而準”分析現狀、“實打實”解決問題。代表們隨身攜帶被群眾熱情地稱呼為“履職三件套”的民情臺賬、代表聯系卡和一顆為民解憂的心直接深入到事發地、集貿市場、田間地頭、物交大會等處,掛上橫幅和宣傳標語,擺上兩張桌子和幾把板凳,配置一套音響設備......
前不久,在草湖村文化廣場,“流動聯絡站”剛一“開張”,就吸引眾多群眾前來問這問那......針對多位羊肚菌種植戶集中反映的運輸道路狹窄破損問題,代表迅速形成建議轉交鎮政府,推動該路段優先納入年度修繕計劃。
在大馮營村,了解到老人辦理社保認證需多次奔波鎮區,代表們立即建議相關部門提供集中上門認證服務,溫暖了群眾心窩。截至目前,“流動聯絡站”已累計開展活動數十次,接待走訪群眾數百人次,收集意見建議百余條,推動解決了諸如生產道路修繕、農產品銷售渠道拓展、鄰里糾紛調解等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成為群眾“流動的暖心站”。
“代表們帶著本子到地頭,我們的難處他們記上心,是真給辦事兒!”大馮營村村民李其虎樸實的話語道出了群眾心聲。
如今,大馮營鎮人大深知“流動聯絡站”的生命力在于實效,正以實際行動證明:代表離群眾越近,群眾與民主的距離就越近。“流動聯絡站”不僅暢通了民情民意的涓涓細流,更匯聚起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在基層沃土上深深鐫刻下“人民至上”的履職印記。
“下步,我們將繼續完善機制,探索將流動履職與代表述職、建議督辦等環節緊密結合,推動更多代表下沉一線,讓流動的聯絡站成為服務群眾、助力發展的堅強陣地。”劉瀟表示。(來源:社旗縣委宣傳部 作者:趙蘭奇 楊旭 祁義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