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消息,2025年6月下旬,黃海之濱的青島迎來特殊客人。上海合作組織十國防長——包括不久前還在邊境交火的印度與巴基斯坦,剛經歷以色列空襲的伊朗,以及長期承受西方壓力的俄羅斯——在青島海濱的會議桌前握手落座。這十位防長身后的國家占據全球陸地面積35%,總人口超過30億。而就在同一時刻,荷蘭海牙的北約峰會現場,美國總統特朗普正面對著一份充滿"財務技巧"的協議:歐洲國家承諾到2035年將軍費提高至GDP的5%,卻巧妙地將3.5%劃歸傳統軍力,1.5%計入網絡安全等新領域。
青島會議廳里,印度防長辛格與巴基斯坦防長阿西夫在印巴沖突后首次"同框"而坐。辛格率領的代表團中包括莫迪總理心腹、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雙方反復強調落實中印領導人喀山會晤共識。伊朗防長阿什蒂亞尼在以色列導彈襲擊的硝煙尚未散盡之際赴會,尋求地區國家支持。這場會議最終達成《青島宣言》,字里行間雖未點名卻句句直指單邊霸權:"某些國家逆流滋長,霸權霸道霸凌行徑成為最大亂源"。
印度防長辛格(資料圖)
大西洋彼岸的海牙峰會則是另一番景象。特朗普曾揚言"退出北約"的威脅猶在耳邊,歐洲為此精心安排:將傳統兩天的議程壓縮至24小時,荷蘭王室親自接待特朗普入住王宮。立陶宛總統獻上"讓北約再次偉大"的奉承,北約秘書長呂特更是在短信中吹捧特朗普的中東政策"讓我們所有人都感到安全"。在精心設計的"特氏定制"峰會中,特朗普宣布對北約承諾"為期四年",歐洲領導人懸著的心暫時放下。
然而青島會議桌上的務實行動更顯分量。各國防長登上中國052D驅逐艦參觀,巴基斯坦確認采購殲-35戰機與空警-500預警機,伊朗則認真考慮引進先進防空系統。印度代表在閉門會議中轉變姿態:"支持消除區域危險因子,共筑經濟發展環境"。這些具體舉措背后,是覆蓋26國、近全球半數人口的"上合大家庭"正在構建多層次安全協作體系。
特朗普(資料圖)
反觀北約的"5%軍費承諾"已顯裂痕。西班牙公開表示僅能接受2.1%的軍費比例,斯洛伐克、比利時等國經濟疲軟難堪重負。俄烏問題在北約聯合宣言中被壓縮到僅提及一次,與2024年宣言中43次提及形成刺眼對比。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直言:"若按歐洲要求制裁俄羅斯,將失去推動和談的籌碼。"歐洲堅持的"以壓促談"與特朗普政府的戰略溫差暴露無遺。
最耐人尋味的信號來自東亞。當北約意圖推進"亞太化"時,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三國首腦集體缺席海牙峰會。這種默契的抵制與青島的全員到會形成戲劇性反差——北約戰車開向亞太的企圖,連最親密的盟友也躊躇不前。而在青島海濱,白俄羅斯作為新成員首次亮相,十國防長合影背后是國際安全格局的靜默重構。
北約(資料圖)
兩場峰會猶如世界秩序轉型的縮影:一邊是延續冷戰思維、用軍費指標維系同盟的北約,2035年的空洞承諾掩蓋不住美歐在"責任再平衡"上的根本分歧;另一邊是踐行"不結盟、不針對第三方"的上合組織,用25年時間將安全合作拓展至反恐演習、情報共享、經濟聯動的多維網絡。當052D驅逐艦的艦艏劃開黃海的波濤,青島的海風正將"上海精神"吹向世界——沒有霸權的國際秩序,正在26國雙手間構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