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8日訊 在日照市東港區,無論是親朋好友聚會,還是合作伙伴談生意,人們往往對一盞香茗情有獨鐘。
炎炎夏日,位于海邊的35°Tea新概念旗艦店早早就開門營業,前來喝茶的顧客絡繹不絕?;蛉榘谆蛲该鞯牟柚?,黃綠明亮的湯色、濃郁甘醇的栗香……人們圍坐一桌,一盞茶水入口,感情升溫、合作升級。
“每天來喝茶的人不斷,除了本地人,還有外地游客、生意人,他們都是沖著我們日照綠茶味道來的?!?5°Tea新概念旗艦店的一名茶藝師介紹。
東港區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海岸綠茶產區之一,自上世紀60年代的“南茶北引”以來,在這片北緯35°的土地孕育出獨特的茶香。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深耕,日照綠茶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既是農民增收的“金葉子”,更是城市發展的一張“綠色名片”。
為讓茶香飄向更遠的地方,東港人敏銳地捕捉到產業升級的契機。當地黨委、政府與茶農雙向發力,深耕茶文化與產業創新,讓“一片葉子”串聯起更廣闊的天地?!安?文化+旅游”的發展思維,正在給東港茶業的發展帶來更多可能。
在后村鎮的林苑茶業,綠油油的茶園既是生產基地,也是茶文化體驗勝地,隨著暑假的到來,前來打卡的游客越來越多。茶園技術人員唐懂在指導茶農生產之余,給游客們當起了解說員,不時還為前來上體驗課的師生們客串一把研學老師。
這個由傳統茶園轉型而來的“茶文化研學基地”,人氣與日俱增。在這里,游客不僅可以登山采茶,進工坊體驗制茶,還可以在茶舍里品鑒茶道的藝術魅力。
這樣的轉型并非個例。今年4月,日照市公布了首批12家“日照綠茶茶莊”名單,后村鎮的兩家茶企——眾潤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林苑茶業有限公司成功入選。在這些新型茶莊里,采摘、炒茶、觀賞、體驗已經形成閉環,游客既能親身體驗從鮮葉到干茶的蛻變,又能在茶藝表演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韻味。
有了文化賦能,東港區的茶產業鏈不斷延伸,衍生出文化傳播、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等眾多新業態。綠茶月餅、綠茶酥等深加工產品打破了季節限制,讓茶香四季可品。茶吧、主題文創店等走進各大景區,吸引著八方來客。炒茶比賽、茶藝展示、產品展銷等文化活動更是將煙火氣與地域文化相融合,以多元形態走進大眾生活。
更深層的文化挖掘正在展開。東港區將剪紙、漁家號子、陶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茶的世界。在后村鎮維羅娜茶園,每逢節假日茶農們便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現場獻藝,讓傳統技藝在茶香中煥發新生。在前山前村的工坊里,丹土紅陶茶器與日照綠茶的搭配,成了文人雅士追捧的“文化套餐”,陶的質樸與茶的清香,碰撞出了別樣的藝術火花。
正如當地一位作家所言:當“種茶”的指尖觸碰到文化的肌理,經濟作物不再是這片葉子的單一標簽。在這里,茶葉已經化作傳播地域文化的使者,把好客、誠信的東港溫度傳遞得更遠。
閃電新聞記者 霍平 通訊員 盧立平 苑克龍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