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賢西南隅,柘林鎮——這片奉賢最早成陸的沃土,正以千年文脈為根、時代創新為翼,以蓬勃姿態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高顏值”“高品質”新圖景正徐徐鋪展,讓“詩和遠方”在“柘”里更加可感可及!
產業興農
鄉村產業中的生機與活力
產業興則鄉村興,柘林鎮在鄉村產業發展方面精準發力,全力打造多元化、特色化的產業格局。
新寺村345畝高標準蔬菜基地,引進智能化種植農場,年增收租賃費50萬元;華亭村創立“柘樹下”農副產品品牌,引導村民打造高附加值蔬果試驗田,線上“京東柘林館”上線36種特色農產品,帶動22戶村民增收;法華村“柘片花海”基地,年產鮮切花60萬株,20余戶村民年收入戶均增收3萬元。
深化產學研融合,加強與交大、上師大、應技大等高校合作,建設種源研發基地,合作培育南瓜、萱草、水稻、藜麥等特色種源200余個。
推廣嵌入式、輕量級宅基養老“椿萱庭”模式,承接盤活宅基地帶來的豐厚收益,實現養老、增收兩不誤。
推動美麗生態向美麗經濟轉變,樂田農場、小森營地等30個鄉村總部多點開花。以“戀鏈輕舍”“郁見你”等為代表的民宿經濟集群式發展,“煙漁菛壟”“云溪灣里”等鄉村風情特色景點串珠成鏈。
鄉土文明
鄉村文化中的傳承與創新
作為長三角東端最古老的陸地,柘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承載著奉賢的文化起源與文明之根,見證著歲月的變遷。
“柘”里擁有國家級、市區級非遺項目8項,有奉賢唯一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華亭古海塘,8.6公里的“四十里金城”與萬里長城遙相呼應。
“柘”里有被譽為“百燈之首”的滾燈,700余年歷史的國家級非遺在舞者手中翻飛騰躍,曾代表上海出訪美國、德國、比利時等國家,成為文化交流的“東方使者”。
“柘”里有通津橋、上真道院等47處文物保護單位及上海排名第0007號的千年古銀杏,良渚文化、海塘文化、鹽業文化等11種文化類型交織成網。
生態宜居
綠色家園中的詩意與憧憬
柘林鎮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不斷探索創新,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定居、游玩。
柘林鎮的生態之美,首先體現在它的綠意盎然之中。近年來,柘林持續建設公園綠地,深入實施“一村萬樹”工程,全鎮森林覆蓋率超過16%、綠化覆蓋率達到25%。
新塘村榮獲“2023中國最美村鎮”鄉村治理成就獎,迎龍村獲評第一批“上海市鄉村旅游重點村”,柘林村、華亭村、營房村先后榮獲“上海市森林鄉村”的稱號,鄉村被森林環繞,屋舍錯落其間,形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光圖。
優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成“四好農村路”37余公里,美麗庭院(小三園)建設達到87%,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面超過92%。
加快實施3個生態清潔小流域項目,積極推進水產綠色養殖和尾水治理。
未來,柘林鎮將繼續砥礪前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創新,書寫更加絢麗的篇章,讓這片古老的土地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報送:石俊(柘林鎮)
編輯:夏陽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