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突發強降雨導致山體滑坡,學校及周邊地區可能發生洪水災害”,警報聲在第一時間劃破長空,廣播系統同步發布撤離指令。頃刻之間,80余名應急救援人員迅速到位,搶險救援組高效引導師生按既定路線撤離至安全區域,醫療衛生組第一時間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包扎,轉移安置組快速清點人數并上報指揮部……
近日,一場緊張而有序的防汛應急綜合演練在子洲縣磚廟鎮中心小學舉行。這場實戰化演練不僅檢驗了基層防汛應急救援的整體能力和水平,更成為子洲縣全域筑牢防汛安全防線的生動縮影。
從轉移師生到救治傷員,再到人員清點,這套流暢的應急響應流程,源自子洲縣三級防汛預案體系的全面構建。據子洲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栗建飛介紹,近年來,該縣全面完成縣、鎮、村三級防汛抗旱預案的修編工作,并就178戶408名“四靠”(靠坡、靠崖、靠河、靠洼)人員、46個重點村組及118座漫水橋建立詳細臺賬,特別為90名獨居老人、傷殘人士等特殊群體制定專門的轉移避險人員清單。
為全面強化防汛應急通信保障,子洲縣在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應急和水利部門、各鄉鎮及村組共配備衛星電話設備308部,實現縣、鎮、村三級衛星電話全覆蓋,確保極端天氣下通信“生命線”暢通無阻;縣域1500余個應急喇叭全面接入子洲縣廣播電視轉播中心,確保預警信息即時傳遞至千家萬戶。此外,該縣還積極組織23支應急搶險隊伍、800余名應急搶險隊員扎實開展專項訓練,著力提升設備操作和特殊群體轉移能力,并嚴格落實24小時防汛應急值守和領導在崗帶班制度,確保險情發生時第一時間響應并開展救援。
防汛責任落實方面,近年來,子洲縣全面推行“縣級領導包鎮、鎮級領導包村”的包抓責任制,將16個責任片區、3條主要河流及3條重點溝道的防汛責任細化到人。今年4月中旬起,該縣各級各有關部門還按照“全面拉網、不留死角”的原則,對縣域各淤地壩、地質災害點、城市低洼易澇區及公共設施、地下管廊、在建工地等重點區域開展全面排查整改。
走進子洲縣各個防汛物資儲備倉庫,筆者看到發電機、抽水泵等應急設備擺放有序,救生衣、雨衣等物資按片區量化儲備。“通過縣、鄉、村三級物資調度機制,相關物資可在30分鐘內送達險情現場。”據子洲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李倩介紹,防汛工作中,該縣要求各級各部門嚴格執行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值班人員將借助氣象監測系統實時跟蹤雨情水情,構建起“監測—預警—響應”閉環管理體系,為防汛應急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我們將錨定‘汛期不過、督查不停、整改不止’目標,系統化構建防汛督查長效機制,對各鄉鎮、單位、片區的防汛工作開展常態化督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并限期整改,全力推動防汛工作由‘被動響應處置’向‘主動精準防控’躍升,切實織密織牢防汛安全網,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子洲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榆林日報
編輯 劉雅嬌 校對 拓智慧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