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2025年7月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布,美國與越南達成了一項“重要”貿易協定。根據協議內容,越南輸美商品將面臨20%的關稅;若涉及“轉口貿易”商品,稅率更是高達40%。作為交換,美國商品進入越南將享受“零關稅”待遇,同時美國將承認越南的市場經濟地位。這條看似簡潔的推文,卻在亞太地區激起千層浪。
越南的選擇令人意外。作為東盟重要成員,越南與中國是“全面戰略合作伙伴”,中方更是其最大貿易伙伴和關鍵原材料供應國——越南80%的芯片和70%的紡織原料依賴中國。正是這種緊密的經濟紐帶,使越南產生戰略誤判,以為能借中方“戰略定力”的緩沖,以犧牲部分與中國相關的轉口貿易為代價,換取特朗普對越46%關稅豁免的“實惠”。
特朗普(資料圖)
但這一“賭注”可能正讓越南陷入難以回頭的戰略困境。對華貿易占越南外貿總額近四分之一,如今轉口商品被課以40%重稅,而中國同類商品輸美稅率若持平甚至更低,越南作為“中間站”的價值將迅速蒸發。長遠看,當中國制造商考慮是否留在越南時,越南產業鏈的根基將被動搖。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國看似隨意的策略背后隱藏著精密算計。特朗普政府似乎形成了一套“分層施壓”戰術:先集中火力對華施壓達成初步協議,再以中國讓步為籌碼“層層遞進”迫使其他國家就范。歐盟已在關稅上妥協10%,越南緊隨其后,未來東盟其他國家、印度甚至日本都可能面臨類似壓力,被迫在談判桌上“割肉”。
越南(資料圖)
協議公布后不到24小時,中國外交部與商務部先后發聲。7月3日,發言人毛寧在記者會上清晰闡明中方立場:倡導各方平等協商解決分歧,并明確指出“有關談判和協議不應針對或損害第三方利益”。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則直言美方加征“對等關稅”實為“單邊霸凌”,并嚴正警告:“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手段達成交易。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中方將堅決予以反制。”中國兩大部門快速、明確的回應,傳遞出清晰信號:第三方權益不可侵犯。
諷刺的是,就在宣布越南協議的同時,特朗普向中國拋出兩顆“甜棗”:取消乙烷出口限制,恢復三大供應商對華芯片出口。這一面施壓、一面示好的矛盾姿態,揭示美國策略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短期緩和或是策略性喘息,長期對華政策仍存變數。特朗普的反復無常早已世人皆知,此刻的“橄欖枝”隨時可能再次化作“關稅大棒”。
特朗普(資料圖)
越南的抉擇對亞洲供應鏈生態帶來深遠震動。當“轉口貿易”路徑被40%關稅重創,全球供應鏈被迫進入混沌調整期。部分生產環節可能回流中國以規避中間環節成本,但短期震蕩不可避免,中國及其他依賴越南制造的經濟體都將承受陣痛。
越南的這次“經濟走鋼絲”,是地緣政治漩渦中一次高風險嘗試。而對中方而言,兩大部門的發聲既是對規則的捍衛,也是對未來的定調:任何國家若以損害中國利益為代價進行交易,必將面臨堅決而有力的回應。當經濟棋盤與政治棋局深度交織,每個棋子的落點都牽動全局——越南這一步,可能走得太急了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