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事兒挺有意思,一個姓陸的先生,拖著一麻袋1角硬幣去銀行兌換,結果被拒了。這麻袋硬幣可不輕,140多斤,算下來得有2萬多枚,總共2000多塊錢。按說硬幣也是錢,還是殘缺污損的,銀行沒道理拒收,但這事兒偏偏就卡殼了。
要說這硬幣,確實有點特別。陸先生說,這些1角硬幣是從生活垃圾焚燒廠的爐灰里篩出來的,因為被燒過,都發黑了,沒法在市面上流通,所以才想著找銀行按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他還說,從去年年底開始,他陸陸續續收了幾千斤這樣的硬幣,加起來有10多萬塊,之前在十多家銀行都順利兌換了,唯獨上海農商銀行,幾次都把他拒之門外。
陸先生覺得這事兒不合理,他搬出了《中國人民銀行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辦法》,里面明明白白寫著,辦理人民幣存取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得無償為公眾兌換殘缺污損人民幣,不能拒絕。而且這些硬幣雖然發黑,但面額清楚,票面也沒缺太多,按規定該全額兌換。于是7月3號,他直接跑到上海農商銀行總行營業部“討說法”,結果還是沒換成,工作人員也沒給個明確說法。
時候網友們就炸開鍋了。有網友說:“銀行這是明顯不按規矩辦事啊,法律都規定了要兌換,憑啥拒收?不就是硬幣多了點嗎,140斤雖然沉,但慢慢點總能點完,這分明是懶政。”也有網友幫銀行說話:“話不能這么說,2萬多枚硬幣,還是燒黑的,來源要是說不清楚,確實讓人犯嘀咕。萬一是什么不干凈的錢,銀行不管不問就收了,那不是擔風險嗎?”
還有網友覺得陸先生也有問題:“既然說是焚燒廠來的,那就把來源說清楚啊,哪個廠,誰給的,證明寫明白點,銀行也好核實。遮遮掩掩的,換誰都得懷疑。”不過也有人反駁:“人家可能就是不想透露合作方信息呢?再說了,之前那么多銀行都收了,為啥就這家這么較真?”
說到硬幣的來源,陸先生不是沒給證明,但銀行那邊不認。他提供的證明上,單位名稱被隱去了,沒寫清楚具體是哪家焚燒廠,也沒有聯系人,銀行說沒法核實,查不了背景。銀行這邊也有自己的說法,他們搬出了《反洗錢法》,說金融機構有義務查清資金來源,防止洗錢。這么多殘缺污損的硬幣,來源說不清楚,他們不能隨便收。
還有個小插曲,陸先生說7月3號那天,轄區警察來了,核實后說硬幣沒假的,來源也合法。但銀行不承認,說那天就是他們報的警,因為陸先生在大廳里鬧,擾亂了營業秩序,警察來是勸他的,根本沒鑒定過硬幣的來源和真假,也沒見過什么警方的書面證明。
銀行還提到一個實際困難:這些硬幣損壞程度不一樣,數量又大,得一個個鑒定清點,基層網點根本沒人手處理。他們說總部愿意派車送陸先生去中國人民銀行在上海指定的四家專業網點兌換,可陸先生沒同意。
網友們看到這兒,議論得更兇了。有人說:“銀行這是找借口吧,沒人手就把人往人民銀行推?那指定網點不也是銀行嗎,人家就有人手了?”也有人覺得可以理解:“基層網點確實忙,那么多硬幣堆那兒,其他業務不用辦了?總部愿意幫忙聯系指定網點,也算有個解決辦法,陸先生不妨去試試。”還有人調侃:“這2000多塊錢,換成1角硬幣,數起來確實頭大,換我是銀行柜員,估計也頭疼。”
目前陸先生已經打了12363金融消費者投訴熱線,還說要通過法律途徑維權。這事兒鬧到這份上,其實兩邊都有自己的道理。陸先生拿著法律條文,覺得銀行該履行義務;銀行則站在反洗錢和實際操作的角度,覺得來源不明的大額現金得謹慎。
說到底,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陸先生要是能把硬幣來源說得再清楚點,提供更具體的證明,讓銀行能踏實核實,或許事情能順利些;銀行呢,也別一拒了之,在合規的前提下,想想怎么協調人力或者引導到合適的渠道處理,畢竟兌換殘缺污損人民幣是法定責任。真要是兩邊都各退一步,找個既能防風險又能解決問題的辦法,這140斤硬幣也不至于成了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