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穎穎 牟靜萍 王勁松
在龍巖市上杭縣洋乾村的山上,常年有泉水流淌。水哥帶著大家穿越竹林、草叢,參觀他的“水源地”、供水管道以及專業的凈化過濾設備。不透析的時候,他每天都要來這邊取水,再拉到上杭縣城區的水店里售賣。“水哥”的名字,也就因此而來,他的真名叫游化欽。
穿梭在山林間,水哥健步如飛,大氣也不喘一下,稍不注意就把拍攝團隊落在了后面,團隊直呼“水哥你等等我們”。這是水哥長大的地方,因此他非常熟悉,也熱愛這片山林。而如今,他也正在靠這片山林里的泉水來維持生計。
水哥的店開在社區,店里有兩個一噸容量的大水桶,過濾后的山泉水便是儲存在這里面,顧客可以自助接水、繳費,不用他操太多的心。
而在店門口,還放著一個小一些的空水桶,重約23斤。從去年12月開始,每天下午四五點鐘,水哥都會背上這個水桶,跟腎友藍仰衛、陳汝生一起走街。
藍仰衛背著一個音響,因此被稱為“音響哥”,而陳汝生因為是退伍軍人,大家都叫他“兵哥”。三個人從不避諱尿毒癥腎友的身份,水哥的水桶上還貼著“水哥,不再消沉”的海報,鼓勵腎友們振作起來。每次走街的時間在一個半小時左右,鍛煉身體的同時,也宣傳了水店的生意。
“水哥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在透析室,他會跟臨床的病友聊天,不是刻意地開導,但是跟他聊天就能讓人感到開心”,龍巖威高透析中心的田文醫師這樣評價水哥。
其實,剛剛查出腎毒癥的時候,水哥也曾經消沉過。
2020年,水哥正在泉州做生意。有段時間,一向身體強壯的他總覺得腳很重、邁不動步伐。“一直是創業狀態,起早貪黑的,辛苦習慣了,也沒當回事”。
2020年6月20日,水哥對這個日期記得特別清楚。這一天他突然昏倒被送去醫院,查出來了尿毒癥,而且到了需要透析治療的程度。“那年36歲,上有老下有小,小兒子才7歲,感覺天都塌了。”
剛確診的第一個月,水哥茶不思飯不想,家里人也是四處求醫問藥,卻都無果。
消沉了大概有一年的時間,水哥慢慢接受了現實。同時出于對家庭的責任感,他希望能做點事掙錢減輕家庭負擔,“沒有事情做心里也會感到難過”。因此,他嘗試過養跑山豬,后來又在朋友的幫助下開了這家水店。
“其實我特別感謝我老婆。我們在20多歲的時候認識,戀愛四五年后結婚。她從外地嫁過來,跟著我也沒享過多少福,在我患病后不離不棄,還經常為了我們這個家加班加點。父母、親戚、朋友也在經濟和情感上給我了我很多幫助,如果他們能夠看到,我想對他們表示感謝。”在去年12月份舉辦的威高腎友聯歡會上,水哥傾情演唱了一首《包容》,感謝妻子、親人對他的包容,令在場的觀眾們動容。
去年9月份,水哥經人介紹開始到龍巖威高透析中心透析,也因此跟兵哥和音響哥成為了“哥們”。他們家都住在上杭縣,從縣城去透析中心車程需要一個多小時。三人便組團去透析,中途在白砂鎮跟另外兩個腎友匯合,“接力”驅車前往。
在威高,水哥不僅僅收獲了朋友,身體狀態也越來越好。食欲、睡眠都變好了,膚色也看起來與常人無異。“到了威高,就有一種家的感覺,醫生護士都特別負責任,每次上下機都會把注意事項說的清清楚楚,從來不嫌麻煩。”
性格外向的水哥,還是龍巖中心的“社交達人”,他知道每一位護士的名字,會主動找他們聊天。“一個月有半個月的時間,都是他們在為我們付出,不是家人卻勝似家人。”
閑暇的時間,水哥還會與幾個相熟的腎友聚聚會,一起吃吃飯、聊聊天,交流一下病情,互相說一些鼓勵的話,暢想一下未來。“自從來到威高,我對自己更加有信心了。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多陪伴家人幾年,看著孩子上大學、長大成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