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尋灘鮮羊肉產業正以全產業鏈布局和科技創新為驅動,書寫著傳統畜牧業轉型升級的新篇章。作為寧夏九福偉業農村電商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品牌,尋灘鮮通過規?;B殖、智能化管理、精深加工及冷鏈物流體系的構建,不僅成為寧夏灘羊產業的標桿企業,更以年出欄10萬只、銷售額突破2500萬元的規模,引領著區域特色農業的高質量發展。
一、產業基礎:自然稟賦與政策支持的雙重賦能
寧夏鹽池縣,這片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最適合灘羊生長”的黃金地帶,以其獨特的自然條件孕育出中國頂級灘羊。這里年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但地下水資源富含礦物質,天然草場中中草藥植物多達175種,為灘羊提供了“吃中藥材、喝礦泉水”的天然養殖環境。尋灘鮮在此布局超1萬畝天然牧場,建設10個現代化養殖基地,形成“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直接帶動周邊300余戶農民參與養殖,戶均年增收達5萬元。
政策層面,寧夏將灘羊產業列為九大重點產業之一,出臺《灘羊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設立專項扶持資金。2025年,永寧縣、原州區等地累計投入超200萬元,用于培育家庭牧場、建設加工營銷中心及冷鏈物流體系。這種“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農戶受益”的模式,為尋灘鮮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二、科技創新:全產業鏈的智能化升級
尋灘鮮的突破,在于將傳統養殖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構建起覆蓋“牧場到餐桌”的全鏈條質量管控體系:
智慧養殖系統每只灘羊佩戴智能耳標,內置傳感器實時監測體溫、心率、運動量等生理指標。當系統檢測到異常時,養殖人員可通過耳標定位快速響應,使疾病發生率降低40%,肉質合格率提升至99.5%。養殖場采用天然牧草與科學飼料配比,引入全自動飼喂系統,確保灘羊營養均衡的同時保留獨特風味。
排酸工藝革新屠宰后,羊肉進入0-4℃的低溫排酸室,經歷12-24小時的“深度睡眠”。這一過程使乳酸分解為鮮味物質,肉質剪切力降低30%,氨基酸、核苷酸等鮮味物質增加20%,膻味物質減少15%。排酸后的羊肉通過全自動切割設備精準分切,真空塑封后進入-18℃冷庫,解凍后汁液流失率低于5%,保質期長達12個月。
冷鏈物流突破自主研發“科學排酸+微凍保鮮+真空鎖鮮”技術,采用-3℃至-5℃的微凍環境,使羊肉中的水分形成細小冰晶,避免細胞破裂,口感提升30%。真空鎖鮮包裝結合多層阻氧膜,常溫下保鮮期延長2-3天,冷藏條件下延長一周以上。與京東智能物流合作構建的“產地直發+干線冷鏈+末端配送”體系,為顧客提供更快更高效的服務體系。
三、品牌建設:文化賦能與市場拓展
尋灘鮮深諳“品牌即價值”的道理,通過文化挖掘與模式創新,將灘羊打造為高端食材的代名詞:
文化IP打造溯源灘羊歷史,從《周禮》中的“膳用六牲”到《齊民要術》的“羌煮”,尋灘鮮將羊肉文化與現代工藝結合,推出“排酸羊肉”概念,既傳承古人利用低溫保鮮的智慧,又通過科學排酸提升口感。電視劇《山海情》中“咱寧夏這灘羊,你在哪兒都吃不著”的臺詞,更成為品牌傳播的經典注腳。
多元化渠道布局線上依托自有京東、淘寶、天貓等各大電商平臺。產品矩陣涵蓋半羊、全羊、腿排、牛羊組合等多種明星系列產品,滿足從家庭餐桌到高端宴席的多樣化需求。
四、挑戰與未來:邁向400億產值的征程
盡管尋灘鮮已取得顯著成就,但寧夏灘羊產業仍面臨規模化養殖比例待提升、精深加工技術需突破、國際市場開拓不足等挑戰。對此,寧夏提出“十四五”期間實現灘羊飼養量1750萬只、全產業鏈產值400億元的目標,計劃通過以下路徑推進:
規模化養殖推廣“萬畝灘羊牧場+合作社”模式,到2025年使規?;B殖比例達60%,超全國平均水平。
精深加工升級提升屠宰加工比例至70%,精深加工比例達25%,開發即食羊肉產品、生物醫藥原料等高附加值產品。
品牌國際化借助“灘羊”區域公用品牌,拓展中東、東南亞市場,參與國際食品展覽會,提升全球知名度。
尋灘鮮的故事,是寧夏將資源稟賦轉化為經濟優勢的縮影,更是中國傳統農業向現代化、品牌化轉型的生動實踐。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科技與匠心正共同書寫著“中國灘羊之鄉”的新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