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2點17分,貢井區金源街伍富花園附近,一張市民手機拍下的井蓋照片被上傳至12345“隨手拍”平臺——照片中井蓋扭曲變形。精準定位同步發出,一條關乎群眾“腳下安全”的“警報”瞬間穿越數字通道,直抵城市治理的神經末梢。
“隨手拍”一拍即應 民生訴求直達治理末梢
破損井蓋照片在平臺亮起警示紅燈那一刻,城市應急齒輪已悄然加速運轉。貢井區行政審批和營商環境局12345平臺樞紐高效轉動,工單精準“秒派”至貢井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確認隱患刻不容緩,更換作業立即啟動,下午4點51分,執法人員已完成金源街井蓋修復作業。
從市民指尖輕觸發送,到嶄新井蓋穩穩嵌入路面,全程不足3小時。市民“隨手拍”的便捷上傳與政府部門的閃電響應無縫銜接,把“隱患點”變成“放心處”。
這“一拍即應”的速度背后,是12345平臺對民生痛點的高度敏感與責任閉環的精準構建。平臺如同靈敏的“城市聽診器”,將散落于街頭巷尾的“微痛點”匯聚成清晰的治理信號。當群眾通過手機鏡頭將問題“定位+圖像”一鍵直達,一條直通責任部門的“民生特快專列”已然啟程——它承載的不僅是訴求,更是城市治理對個體安全感最鄭重的承諾。
快響應一快到底 安全防線在奔跑中筑牢
“快”字已成為貢井區守護城市公共安全的鮮明注腳。
7月2日下午2點30分,艾葉鎮竹林村村民在天池山路發現傾倒的警示樁,又一條“隨手拍”信息通過12345平臺疾速上傳。平臺熟練運轉,工單再次精準飛抵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對應部門手中。
流程在高效中不斷固化,響應在實戰中持續提速。每一次“指尖訴求”的精準抵達與“部門腳步”的疾速回應,都在為城市安全防線的每一塊磚石加固增韌。市民每一次“隨手拍”的信任上傳,都在無聲參與城市精細治理的共建工程。
從金源街井蓋到天池山路警示樁,從“隨手拍”的便捷上傳到“秒回應”的政府效率,一條無形的“連心橋”正通過12345平臺在貢井區上空飛架。近年來,12345平臺持續發揮“城市大腦”的關鍵作用,整合資源、打通壁壘,構建起一套高效聯動的“隱患發現—秒速派單—部門處置—及時反饋”全鏈條響應機制。
截至今年6月,貢井區通過12345平臺高效處理安全隱患、消費維權、城市管理等群眾訴求7574件,辦結率達97.86%,群眾滿意率達94.79%,切實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城市治理的溫度與速度,就在這“拍”與“應”的默契接力中清晰可感——它守護的不僅是腳下每一步的安穩,更是對宜居家園每一份值得托付的期待。
來源:貢井區融媒體中心 李惠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