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米秋千架上,李昀銳就像那只極為矯健的羚羊一般,騰空而起。鏡頭忽然切向了鄭愷——那個曾經被稱作「小獵豹」的男人他嘴角含笑,不過眼底卻隱隱閃過一抹落寞。
有個現象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李昀銳在節目里的表現,和曾經的鄭愷有著諸多相似之處。這不禁讓人猜測,李昀銳會不會是《奔跑吧》節目組找來的,鄭愷的接班人?
最新一期傳遞碳粉環節的笑點有多密集,鄭愷那個眼神的反差就有多戳心。
當沙溢頂著滿頭「黑粉」引得眾人爆笑之際,沒有任何人察覺到,鄭愷正在悄悄地整理那有些皺了的下擺。
就像彈幕里某條留言:「李昀銳撕名牌跑得有多快,愷哥的白頭發就有多顯眼。」
三周前的撕名牌環節,新晉的體能「大拿」把攝像師累得直不起腰來,不得不扶著墻大口喘氣。
鄭愷那一句「此前這可是我的跟拍老師」完全被歡笑聲給淹沒了。
蕩秋千這個環節,鄭愷積極地去挑戰,在五米落點時的那份謹慎,意外造就了,本期最為動人的邏輯鏈條。
當李昀銳處于七米線上,不斷地嘗試跳躍,老成員們在緩沖墊周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保護圈。這份悄然無聲的照料,比任何熱血的宣言都更貼近,成長的本質——我們終究會成為他人的緩沖墊。
李昀銳完成七米的跳躍后,所有人拍掌來慶祝。唯獨只有鄭愷獨自一人坐在了一邊,這兩者形成了很強烈的對比畫面。
后期配上的「獵豹精神永存」花字就好像是寫在那舊課本扉頁之上的青春批注一般,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呢。
有趣的是,當范丞丞被碳粉嗆到之時,第一個給其拍背的人是鄭愷。
新老交替最為精妙的隱喻于此處呈現:當年輕人正忙于制造那一個個高光時刻之時,老將卻悄然地接管起了那關乎人情冷暖的暗線敘事。
就像上周,孟子義撒嬌地說道,「腿酸」鄭愷宛如變魔術般地,從背包里掏出筋膜槍——誰還能夠記得,他當年可是就連道具規則都搞不清楚的莽撞少年呢?
有人說懷念初代跑男團全員到齊的那些日子,那時鄧超還會與陳赫在指壓板上演繹苦情戲。
有人嘲諷節目組消費鄭愷的情懷眼神,我覺得就如同在看拆開那陳舊的情書。
當李晨那“大黑牛”的人設變為照顧新人的暖心前輩;當鄭愷眼紋里,盛滿老玩家的從容。
《奔跑吧》早已將熱血團綜,熬成了慢綜。這很像我們大學畢業十年的聚會:有人從籃球的先鋒,變成了曬娃的狂人;有人從文藝的青年,轉行為公司的卷王。
鏡頭內外的人生劇本,原本都用同一種褪色的墨水書寫。
當這類綜藝持續霸屏,我們究竟在迷戀什么?
表面看鄭愷那落寞的眼神,其中有淚點;細想此般情形就如同在便利店的加熱柜里,不斷地翻找著關東煮——明明知曉那是工業鮮味劑,卻還是忍不住因那一點溫熱,而去為之買單。
比《向往的生活》里喝茶且看云更真實的是:李晨在帶新人解數學題之時,那暴起的青筋;白鹿穿著旗袍,踩在指壓板之上時,那扭曲的表情。
這些瞬間,奇妙地消解了精英所附帶的那層濾鏡,讓你突然之間想起了那位被甲方折磨得頭發都快掉光的閨蜜。
這才是最為溫柔的陷阱:讓你覺得情懷已然逝去,而后在某一個瞬間,卻被回憶打得猝不及防。
當年那個被罵作「綜藝混子」的男孩如今正極為認真地、全身心地為新人的運動生涯操勞著心。
這種轉變,比任何劇本都更具戲劇張力,青春未曾真正地消逝,它僅僅流向了更為年輕的軀體。
當鏡頭捕捉到,李昀銳悄悄地模仿,鄭愷捋頭發這一習慣動作之時,彈幕飄過一條極為扎心的金句:「傳承并非像接力賽那般,而是在另一個人的身上,能夠看見自己的倒影」。
或許真正的團魂不是永不分離,而是當秋千越蕩越高時,有人始終在身后張開手臂我們終將在別人的奔跑中學會散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