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寢室4個人,火了3個,為什么不幫剩下那個?”
鄭愷在綜藝里的大實話,直接炸出當代職場人的共鳴——同批入職的同事都升主管了,我還在幫新人改PPT;明明一起熬夜加班,最后表彰名單上卻少了我的名字……
同一批入職的同事,為什么有人飛速晉升,有人卻停滯不前?今天僧妞就和大家一起聊聊~
同一起跑線,不同結果
2004年,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的一間寢室里,聚集了陳赫、鄭愷、杜江和張殿倫四人。此時,大家都還岌岌無名,是位于同一起點的學生,但多年后,幾人星途命運卻各不相同。
圖源:微信公眾號偷星賊
陳赫憑借《愛情公寓》的“曾小賢”一炮而紅,又借勢綜藝熱度持續破圈;鄭愷在《奔跑吧兄弟》中以“小獵豹”形象深入人心,成為國民綜藝咖;杜江則憑借《紅海行動》等硬漢角色成功轉型,躋身主流電影圈;而張殿倫,雖參演過《我的父親母親》《知青》等作品,但始終在觀眾心中面目模糊。
陳赫火了,鄭愷紅了,杜江也起來了,就剩張殿倫還在原地踏步。網友都在問,為啥不拉兄弟一把?
鄭愷在綜藝中調侃“真心帶不動”,雖為節目效果,卻折射出職場一個殘酷真相:個人特質與機遇賽道的契合度,往往更能決定發展上限。
職場如片場,有人天生適合聚光燈下的綜藝舞臺,有人則需在正劇中沉淀演技。起點從來無法定義終點,關鍵是你能否在分岔路口精準識別并奔向屬于自己的賽道。
職場“偏愛”什么樣的人?
在娛樂圈,綜藝感、觀眾緣這些“軟實力”可能比演技重要,而在職場,不同崗位對能力的要求大相徑庭。
不想掉隊?僅憑“有人帶”是不夠的,能力適配,才是職場晉升的隱形門檻。
比如技術崗位需要深度專精,管理崗位則需要廣度與情商,銷售崗位看重人際關系處理,產品崗位強調用戶洞察力。與其在不適合自己的崗位上費勁努力,不如一開始就選擇舒適區“大展宏圖”!
圖源:boss小米集團
不過,如何快速幫助自己找到合適賽道,也是有技巧滴~
第一,主動發掘自身優勢,借力成長。
比如4人寢的杜江,他的成名屬于后來者居上,當憑借親子節目在觀眾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后,他潛心研究軍旅題材,轉型硬漢,憑借著自身正派的形象,出演《紅海行動》《烈火英雄》等電影,如今,在正劇圈內占據了一席之地。
第二,抓住關鍵展示節點,形成高光時刻。
陳赫家境優渥,表舅更是大名鼎鼎的導演陳凱歌,但他的成名確實靠實力,他通過《愛情公寓》中“賤萌”人設曾小賢一鳴驚人,這也成為了他演藝生涯的高光角色。
圖源:小紅書
職場中,大家要擅長抓住關鍵展示節點,體現自己的實力。例如季度匯報、重大項目匯報等能夠展示自己的時刻要好好把握,讓價值被“看見”。
第三,選擇能放大自身優勢的賽道,順勢而為。
相較于其他人,鄭愷在綜藝中表現,恰是找準了適配舞臺,“跑男”節目充分放大了他的運動優勢,“小獵豹”之名火遍全國。求職過程中,同學可以分析行業趨勢與自身稟賦,讓長板成為破局點,在賽道中借風起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