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位于閩侯縣竹岐鄉的
福州琢一工藝品有限公司的廠房里
公司創始人、省工藝美術大師陳國勇
正踩著木梯
手持刻刀在一尊9.8米高的
脫胎漆器造像《慈光普照》前
反復雕琢
這座為甘肅臨夏收藏家定制的巨作
每一道衣紋、每一抹神態
都凝結著他對傳統技藝的突破性詮釋
1975年生于莆田雕刻世家的陳國勇,自幼在木屑與雕刀聲中成長。1991年考入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后,西方雕塑的解剖學、光影理論沖擊著這位傳統匠人的認知。“在法國巴黎看到羅丹《思想者》時,雕刻作品展現出世間的苦難,把我深深吸引?!标悋抡f,外國藝術家對于細節的精準把握,瞬間讓自己感覺到巨大的差距,他的刻刀始終刻不出作品的靈魂神韻。
但2006年的莫高窟之行,卻成為其藝術生涯的轉折點。在45窟昏暗的佛龕前,一尊北魏時期的菩薩像令陳國勇駐足良久:“這些石窟造像的人物肌肉骨骼結構,有些部位并沒有很精準,但把一種神秘、祥和的表情,十分自然地表達了出來。這時候我才發現,中國的造像藝術展現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遠比歐美造像藝術更打動我?!?/strong>這次震撼,成功促使他放棄對西方技法的簡單模仿,轉而深耕我國的傳統文化藝術。
在對中國傳統工藝的研究中
陳國勇嘗試了各種各樣工藝和材質
最后他被福州的脫胎漆器藝術所吸引
通過認識許多福州脫胎漆器
老一輩的手藝人
他吸收了許多脫胎漆器技藝技法
“大眾對脫胎漆器的固有印象是光、平、亮,適合做小件器皿、漆畫等,但我想用脫胎漆器來制作大型造像?!标悋赂嬖V記者,按傳統“光平亮”技法做大型造像,成本高得嚇人。但他卻獨創性地將礦物顏料引入脫胎作品表面髹飾工藝。這樣彩繪出的脫胎呈現出啞光效果,深受收藏家喜愛。為了迎合年輕收藏家更追求個性和趣味的特點,他也正在探索一些新的藝術造型和色彩搭配,并嘗試制作一些小而精致的作品。
在公司的工作室里,還有不少正在制作作品的年輕人,他們都是陳國勇的學生。白天,他們會根據要求做公司的訂單,下班后再進行自由創作。陳國勇會從專業視角提出改進建議,幫助他們進步。
據了解,陳國勇的公司
現有200余名匠人團隊
和2萬平方米產業基地
構建起設計、生產、銷售一體化的
藝術生態
作品不僅暢銷國內
還遠銷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及日本
這些作品遠渡重洋
得到了許多海外客戶的青睞
近年來,公司還與諸多大學城高校開展校企合作項目,攜手培養高校藝術學子,為社會輸送更多工藝美術人才?!案=ɡ砉ご髮W藝術專業的學生們來到我們這進行校外課程實踐,已經有三年了?!标悋抡f,他們正與高校共同探索,如何將福州特色工藝產業融入高校教學,讓藝術學子吸收更多中國傳統工藝技法與傳統文化。他希望能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底色,通過多方努力,讓學子們創作的作品更有生命力。因為只有新生代手藝人作為后備力量,中華傳統文化才能持續煥發出全新的活力。
記者 陳木易 通訊員 閩侯融媒 陳舒凡 程釗 /文
記者 林雙偉 /攝
新媒體編輯 鄭錦鑾
監制 蘭超 王臻
福州晚報新媒體出品 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福州晚報,獲取更多資訊
點亮和
轉發分享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