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范佳
7月8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東省道德模范系列記者見面會,邀請3位道德模范代表講述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
“對于我來說,救人是一種本能,我覺得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如果有人需要,無論風浪再大,我還是會義無反顧地沖上去。”見面會上,第九屆山東省道德模范、青島市城陽區河套街道山角社區漁民劉世瑜的話語質樸又令人動容。
59歲的劉世瑜生在海邊,長在海邊,靠打漁為生將近40年。2021年9月5日,因為海上風力大,危險系數高,劉世瑜駕駛漁船返航,途中收到另一艘漁船的求救信息,他趕緊聯系附近的漁船一起前去救援。
“那天的風浪實在是太大了,距離出事漁船原本30分鐘的航程,行駛了將近一個小時。當時遇險船已經看不見了,只剩在波濤中漂浮的一艘小救生筏,遇險人員都在上面,隨時可能被海浪掀翻。我們拋出救援纜繩,合力將遇險船員一個接一個救起,整個救援過程持續了2個小時,才終于把7名遇險船員救了上來。”劉世瑜說。
其實,這不是劉世瑜第一次在海上遇到這種情況,2003年冬天,他和同伴就曾在9級大風中救起過10名外地船員。同樣很驚險,劉世瑜和同伴剛把最后一個人救上來,遇險船只就被海水完全吞沒了。
談到救人的壯舉,劉世瑜稱是“本能”,他說,海上謀生的人都知道,風浪無情人有情。收到求救信號的時候,根本顧不上害怕,腦子里就一個念頭——救人。
“當船長的,守護生命是天職,靠海吃飯,誰遇險都得幫一把。再說,茫茫大海上,我們就是彼此唯一的依靠。就像老一輩常說的‘船幫船,人幫人,出了海就是一家人’。”
面對“英雄”的稱號,劉世瑜說這個稱號太重了,他就是個普通漁民。“在青島城陽,每一位漁民都有著這種擔當和魄力,兩次救援,我的船員都是毫不猶豫跟著我沖進風浪里,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勇氣,是青島漁民血脈里的團結勁兒——看到遇險船,附近漁船沒有不拼命的。我們漁民有句老話,‘救人是本分,不救虧良心’,要是非說‘英雄’,我覺得所有在危難時刻伸出援手的人,都是真英雄。”劉世瑜說。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