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楊菲菲)“1958年,提前留校從教,成為北師大中文系的一名教師。在執教生涯中,我將育人經驗總結為‘嚴是愛,松是害’六個字。”近日,在全國“講述我的育人故事”第一片區展示活動(北京站)中,91歲的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黃會林娓娓道來其教學生涯的點點滴滴。當天,來自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7省市的21名優秀教師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講述育人故事。專家們將對參加展示活動的教師進行評審,最終評選出10名優秀教師,代表第一片區參與全國展示。
91歲的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黃會林分享育人故事。圖/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
在當天的展示活動上,不同學段的教師依次登臺,生動呈現了教書育人中的感人故事。其中,3位教師來自北京。已有67年教齡,領軍開創北師大戲劇與影視學學科、中國高校電影學第一位博士生導師,2024年“最美巾幗奮斗者”榮譽稱號獲得者黃會林來到了現場,分享了她的教學生涯和育人實踐。
黃會林提到,自己在1958年提前留校從教,成為北師大中文系的一名教師。對于“嚴是愛,松是害”她解釋道,所謂“嚴”,一是做人品德之嚴,二是做事效率之嚴,三是做學問方法之嚴,只有以嚴謹的態度教導學生,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才能對得起北師大“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厚重傳承。多年來,黃會林培養了一批批各學科人才,先后指導碩士、博士、博士后超過170人,不少已成長為全國高校教學中堅力量和各領域突出人才。黃會林表示,獨特的人生閱歷決定自己一直有意識地立足于大時代,胸懷大格局。
67年教學生涯中,黃會林不斷調整自己的授課和研究方向,從推動戲劇文學的教學改革,創建北國劇社,到從零起步創建北師大影視學科,創建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再到力爭香港慈善家田家炳先生捐資修建藝術樓,創建藝術與傳媒學院,投入中國電影民族化、中國文化走向國際的事業,教學生涯橫跨文學、戲劇、電影、傳播、文化理論等諸多領域,每個領域都全力以赴,每次轉型都身先士卒。“展望未來,我還會在這條充滿探索、關懷、奉獻的教學之路上繼續前行,盡心竭力,奉獻終生。”
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院長、教授杜煜現場分享。圖/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
作為學校京龍無人車隊的領隊,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院長、教授杜煜在實踐中探索應用型本科如何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將育人故事變成觀察教育生活的眼睛,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副校長兼教育主任、語文教師張凱旋也在被更多教師的育人故事感動著。給馬克思寫一封信、馬克思的朋友圈里有什么,用年輕人的流行語轉化教材里的關鍵詞,黑龍江大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研室主任、講師甘婧不斷創新思政課……每一位講述者用真實案例詮釋了“立德樹人”的生動實踐。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副校長兼教育主任、語文教師張凱旋分享和講述育人故事活動共成長。圖/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副司長韓勁紅闡釋了教育家精神的豐富內涵,介紹了教育部部署實施深入展示教育家精神的系列舉措。并表示期待“講述我的育人故事”展示活動,讓更多感人至深的育人故事廣為流傳,讓優秀教育理念和方法廣為傳播,讓教育家精神更大范圍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提供強大動力。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張宇蕾指出,北京市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連續7年舉辦大中小幼教師講述育人故事活動,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展示首都教育形象、學習各兄弟省市先進經驗、深化區域教育交流合作。
據悉,本次活動經專家嚴格評審,10名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將代表第一片區參與全國展示。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柳寶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