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公斤冰售價22.8元引熱議:相當于4瓶水價3倍,慢融工藝值不值?揭秘冰塊比水貴1-3倍的真相
山姆2公斤冰塊賣22.8元引發討論,有人覺得貴過4瓶水不值,有人認可愛快省,相同重量的冰為何比水貴1-3倍?
22.8元買2公斤冰,大家看法差挺大
最近,山姆會員商店里的 “農夫山泉純透食用冰” 成了話題焦點。有消費者算過一筆賬:2 公斤冰得用 4 瓶 500 毫升的農夫山泉,這么算下來每瓶水變相賣到 5.7 元,比直接買水貴不少。
圖片來源:資料圖
但也有支持者覺得劃算:“自己凍冰又費水又費電,還得等時間,這個現成的拿來就能用。” 更有人實測,用它做冰咖啡,融化速度確實比家里凍的慢,夏天帶出門保冷挺實用。
其實不光農夫山泉,市面上多數冰塊價格都是同重量飲用水的 1-3 倍。這差價到底從哪來?
行業人士稱,融化慢有門道,成本不止“水凍成冰”
山姆客服解釋,這款冰是農夫山泉專供的定制款,用了 24 到 32 小時的超低速凍結工藝,融化速度能比普通冰慢 20%,適合長時間保冷。
南京一家食用冰貿易公司的王偉說,冰塊融化快慢主要看氣泡多少:“沒氣泡的冰和空氣接觸少,自然化得慢,只要是正經水做的,沒加亂七八糟的東西,環境溫度才是最關鍵的。”
但價格高的核心還是成本。王偉算了筆賬:做冰塊不只是把水凍上那么簡單,人工、電費、倉儲都是錢。比如造型好看的“酒吧冰”,得先做大塊透明冰再人工加工,人工成本占一半以上,10千克批發價80元;就算是機器批量做的“機器冰”,電費和倉儲也不少,20千克批發價60元。
運輸更是筆額外開銷。300公斤冰從南京運到上海,運費就要 400 元,還得用 - 20℃以下的冷鏈車,比常溫運水成本高多了。
市場用腳投票,冰塊成夏日新需求
有意思的是,雖然價格有爭議,但冰塊市場其實在悄悄升溫。《2025 中國都市消費行為白皮書》顯示,冰杯銷量連續兩年增速 300%,一線城市人均一年要消費 48 杯冰杯,越來越多人愿意為 “現成的方便” 買單。
至于定價,山姆另一位客服的說法更實在:“商品價格會隨市場波動調整。”
(提醒:內容來自第一財經。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尾聲:
“ 有人糾結“水變冰”的差價不值,有人為省時省力和特殊需求買單。22.8元的冰塊爭議背后,是消費場景的細分和成本的疊加,你覺得這個價格合理嗎?”
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聲明:關于內容準確性的補充說明
內容核實承諾:「財鯨眼」致力于提供客觀、準確的內容,但不排除因信息更新滯后、數據來源差異或理解偏差導致內容存在瑕疵。
讀者反饋通道:若您發現文章中存在數據錯誤、事實性偏差或邏輯爭議,可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及時調整:
1、郵箱:caijingyan66@163.com 郵件中注明修改內容。
2、后臺留言:請在文章底部點擊“發私信”并提供具體指正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