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糕媽。
最近幾天,小學期末考試陸陸續續出成績了,我們家在出游路上,還接到了老師通知成績的電話。
這次期末考試前,年糕自己立了一個 flag:數學、科學要考滿分(實際上都錯了一題)。
提起“兒子想考滿分”這件事,老母親的嘴角就很難壓
,開心到要跟同事說,發微博給粉絲說。
好多姐妹都覺得:糕媽你是不是變了!說好不雞娃,不在乎成績呢!
先回應一下,聽到兒子“想要”考滿分,老母親到底在高興什么!?
當然有一部分是看到滿分的生理反應,我是一個被“成績大過天”教育長大的人,當媽之后,很努力在克制自己,但還是有種慣性,看到滿分、第一名忍不住覺得“真好”。
但我跟糕爸認真探討過這個問題:比起滿分,我們更開心的是,終于聽到他“想要”。
這個淡人小孩,對學校的功課、各種比賽,一直表現得極為佛系(我們沒有太去雞他,雞了也沒用)。這次他自己提出來一個明確的目標,是很讓我意外的。
考完科學之后,他跟我復盤考試情況:有一個題可能沒做對,因為他不能確定題目想要考察的點是什么。
我跟他分析,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讀題”能力,也就是語文的閱讀能力還需要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做題不夠多,應試需要適當刷一些題,熟練了之后會更容易 get 到出題人的意圖。
他點點頭“有道理”,接受了我給的“假期可以增加一些閱讀”;然后,居然說“我也可以刷刷題”。
老母親都驚呆了,這還是我那個整天“不想寫作業、為什么要寫作業”的兒子嗎……
五年級的小朋友,體會到了“做成一件事”的爽感之后,為了達到目標,真的能忍受一些不喜歡的事情。
這就是我們一直說的自驅力啊!
對我們來說,他有想拿滿分的心,比最后的分數,更值得高興。
畢竟滿分的結果,只代表這一次考試,想要變更好的自驅力,才是支撐他克服更多困難的動力。
身邊的同事、一些低年級的家長,知道這件事情后,想知道我對年糕做了什么,激發了自驅力。
仔細想想,年糕的自驅力,和我很不一樣。
我小時候的愛學習,很大程度上是在迎合爸媽、老師的期待,有過再多好成績,一次考不好,都極其難受。
這是非常痛苦的體驗,直到現在,我還有點 PTSD,在對待年糕的成績時,行為上會極度克制。開心到跟同事、跟粉絲姐妹分享成績,但在他面前,不敢流露出太多的喜悅,生怕他誤會“只有成績好,媽媽才開心”。
現在想想,可能有點矯枉過正了,年糕沒那么在乎老師、家長的評價,他更像糕爸一點,專注自己的世界,對感興趣的東西很上心。
他的自驅力來源,還是自己感興趣,讓自己開心。
對成績的要求,應該也是發現“哎~考高分還是挺爽的”,對達成學業上的目標有了興趣,就開始在乎。
仔細想想,雖然我們沒有專門在功課上用力,但保持他學習的興趣,我們家還是做對了一些事情的。
比如,允許孩子們“不務正業”,聊一些傻問題,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去滿足好奇心。
前幾天,發糕突發奇想,說沒有太陽會怎么樣?年糕說我們就失去了所有能量,都活不了。
發糕說沒太陽能可以水利發電。年糕馬上滔滔不絕糾正:沒有太陽的熱量,就沒有水分蒸發,也沒有對流,就沒有雨、雪、河流這些東西,水利發電也弄不了......
看倆人興致勃勃,年糕講得頭頭是道,我甚至有點羨慕,這個小孩享受到了純粹的、學習的快樂。
還有,我們不雞娃,但也沒有躺平。我們家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從大人到小孩,每個人都平等的被“卷”。
做博主,本身就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工作,才能跟上每年的新變化,像去年 AI 火起來,我也要學習和 AI 對話,適應 AI 帶來的變化。
糕爸更是一個極度嚴謹和較真的人,再平常的事情,他一旦盯上了,就一定要花時間弄清楚。
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年糕雖然不那么喜歡上學,也從沒有討厭過學習本身。
而且,我們沒有完全放手不管孩子的功課、成績,當他需要幫助,我會告訴他我有哪些經驗,和他一起分析,可以做什么來改善。
比如這次語文考試,作文跑題了,我從自身經驗告訴他,審題能力需要多閱讀,而且不只是寫作文需要,數學等理科的考試,大學之后搞研究、看文獻,閱讀都是很重要的能力。
比起直接要求“多看書”,這種方式他更容易接受。
有同事問我,真的這么簡單?就沒有“年糕科學興趣養成”的資源和攻略?沒有“滿分計劃”之類的項目,幫他實現滿分愿望?
拜托!如果只生一個娃,我也許,還有可能去研究這些。作為一個三胎媽媽,就算有心,精力也不允許。
我不想搭進自己難得的空閑時間,做一個圍著孩子轉的直升機,為了孩子的興趣勉強自己。對媽媽來說,這不是健康的生活狀態;我也不想自己的過度付出,成為捆綁孩子的枷鎖。
聽到他想下學期刷題,心里有一瞬間閃過“這可是你說的
”,但真要搞題庫、教輔,還是等他自己來吧!
說到底。孩子偶爾給自己打個雞血,也不會馬上有翻天覆地的改變。今天想考滿分,明天脫胎換骨,后天變學霸,不可能,都有一個過程,而且一定是反反復復的。
數學考試前的晚上,我以為他會復習、做題,或者梳理思路,為拿滿分做準備。路過他房間的時候觀察了一下:哦~沒有學習,在看小王子
想著要不要提醒他,還是忍住了。
畢竟,拿滿分是他的愿望,不是媽媽催他學習的把柄。
他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他的期待,也沒有改變養孩子的心態,反而讓我更堅定了。
想起年糕剛上小學時,我們沒有幼小銜接,沒有提前學拼音、識字,有人說等開學就知道難了;
三年級的分水嶺,我們還是堅持睡覺第一,沒有額外報班,也有人說,不把握關鍵時期,萬一落后就跟不上了。
說真的,面對這些外界壓力,我忐忑過,擔心浪費了他的潛力,想過做點啥他會不會更好。
但現在的年糕,讓我慶幸當時抵住了外界壓力,給他充分的自由和信任,孩子的天分和潛力,總有機會展現出來。
我現在有信心再立一個 flag,發糕明年幼升小,還是不會有幼小銜接。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這里,當孩子到小學高年級,你們還在關心的問題是什么?也可以在留言區告訴我,我們最近多嘮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