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區委書記張革帶隊走進北京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參加“聽民意 解民憂”第十一季海淀區專場活動,聽取海淀區接訴即辦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傾聽市民對海淀區城市管理、環境建設、民生保障等工作的意見、建議,同時會商解決群眾和企業訴求,以務實的工作作風,不斷推進接訴即辦工作再上新臺階。區委副書記楊仁全參加。
在“聽民意 解民憂”第十一季海淀區專場活動現場,海淀區領導一行參觀了熱線受理大廳,聽取2024年以來海淀區接訴即辦承辦訴求數量、時空分布特點、“三率”考評、重點訴求等情況的匯報,并接聽市民來電。
“您好,我是海淀區委書記張革,歡迎您的來電,您有什么問題需要反映?”工位前,張革戴著耳麥認真記下市民訴求。吳女士來電反映,北太平莊街道紅聯東村社區周邊存在道路積水點,影響居民出行。張革詳細詢問具體情況,表示會立刻安排相關單位前去現場查看,盡快研究處理問題,為居民提供安全暢通的出行環境。
從9:30到10:30,1個小時的時間內,海淀區領導及部分委辦局、街鎮主要負責人化身為“接線員”,認真接聽市民來電,傾聽群眾訴求,內容涉及老舊小區治理、物業管理、公共服務、環境秩序改善等多個方面。大家手里的記錄單記載的不僅是市民反映的問題,更是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接聽市民熱線后,海淀區領導與北京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領導座談交流,現場會商解決群眾來電訴求。隨后,海淀區房管局、海淀街道主要負責同志,市民代表依次交流發言,分享了接訴即辦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及一線工作人員為民解憂的生動案例,就推進接訴即辦改革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張革強調,接訴即辦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以市民訴求驅動超大城市治理的生動實踐,是區委區政府服務市民和企業的“連心橋”,是進一步推動海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要持續深化接訴即辦改革,聚焦堵點難點痛點改革攻堅,優化接訴即辦工作體系,推動接訴即辦改革走深走實,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不斷改進群眾工作方法,積極運用“大家商量著辦”工作機制,深化共建美好家園理念,團結帶領各類組織、群體參與建設,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要堅持問題導向,善于理順關系,因地制宜、綜合施策,探索破解深層次矛盾有效路徑,以“小切口”破解共性難題,加快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在提升接訴即辦工作質效上下功夫,有效發揮數智賦能效能,及時回應解決市民、企業訴求,為數智時代首都超大城市治理貢獻海淀智慧和力量。
區領導楊海林、馬成芳、崔瑛,相關委辦局、街鎮主要負責同志參加。
熱線連你我 訴求馬上辦
7月8日,接到市民通過12345反映的問題后,區領導帶領各相關部門立即行動,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核查情況,商量具體方案,解決群眾訴求。
彩鋼板房即查即拆
羊坊店中心小學學生家長扈先生反映,學校操場東側有幾間彩鋼板搭建的平房,懷疑是違建且存在安全隱患。
經羊坊店街道核實,該建筑用于存放學生體育器材,確未取得規劃許可,屬于違法建設。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康曉峰表示:“這些泡沫彩鋼板結構的房屋不僅屬于違建,還存在消防隱患。我們立即啟動應急程序,制定了拆除方案。”
下午2時,施工隊即進場作業。記者在現場看到,在挖掘機的轟鳴聲中,彩鋼板房被有序拆除。為減少施工影響,工作人員同步采取灑水降塵措施。
“沒想到反映的問題當天就解決了,這下我們做家長的就放心多了!”扈先生站在操場旁連連稱贊。據街道工作人員介紹,拆除后的空地將被規劃為綠化用地,進一步改善校園環境。
兒童滑梯當天即安裝
在甘家口街道主語家園1號樓前,居民趙女士向記者展示了手機里存著的舊滑梯照片:“今年1月就拆了,孩子天天問什么時候能玩。”
原來,小區內原有的兒童滑梯因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被拆除,但新滑梯遲遲未能安裝。“根據《海淀區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與管理辦法》,健身器材更換需要按照申請、審批、配置安裝的程序,流程較長。”甘家口街道社區建設辦公室科長曾蕊解釋。
甘家口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趙明明現場辦公,協調區體育局加快審批,并調撥了一套新滑梯。記者在現場看到,新滑梯組件已運抵小區,工人正進行組裝。
“明天就能帶孩子來玩滑梯了!”趙女士難掩興奮。此外,破損的地膠也將一并修復,確保兒童活動區安全。
低洼路段一周內修復完成
“一到下雨,小區門口就成了‘小河’,得蹚水回家。”北太平莊街道紅聯東村社區文慧園北路甲六號院居民吳國坤反映,中國銀行東側小路長期困擾居民出行。
北太平莊街道迅速響應。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科長褚福龍現場勘查后表示:“該路段因缺少雨箅子導致排水不暢,我們決定新增排水設施,打通被堵塞的雨水井管線,將積水引入市政管網。”
施工方案明確后,工程隊當場開始作業。面對居民“能否在汛期前完工”的詢問,施工人員給出肯定答復:“一周內保證解決!”“街道還將建立定期清淤機制,確保排水系統長效運行。”褚福龍補充道。
枯樹枝“秒”處理 居民豎大拇指
“咔嚓——”下午4時,中關村街道北里13號樓西側,園林工人手持鋸子幾下發力,一根碗口粗的枯枝應聲而落。
“早上買菜路過時發現的,就打了12345熱線,沒想到下午就來人了。”居民李女士說,這棵槐樹的兩根枯枝正好懸在公廁上方,隨時有斷裂風險。
接到居民反映后,區領導帶隊到現場查看情況。“我們接到投訴后,立即調派綠化隊處置。街道還開發了‘關芯行動’系統,居民拍照上傳問題,我們馬上就能處理。”中關村街道市民訴求處置中心主任汪明進介紹。
記者在現場看到,專業工人攀上樹干進行修剪作業,地面人員則通過牽引繩引導斷枝緩緩落地,確保行人安全。施工區域周邊拉上了警戒線,提醒過往居民繞行。
下午5時許,隨著最后一截枯枝被清理完畢,這處安全隱患得到消除,路過的居民紛紛豎起大拇指。
20年老活動場即將“煥新”
“這些地磚缺損嚴重,孩子玩耍時很容易絆倒。”曙光街道觀山園小區居民王女士反映了小區南側綠地地面坑洼問題,希望維修活動場所地面。
據了解,這片建成于20年前的活動場地歸屬復雜——土地屬金源鴻大房地產開發公司代征綠地,現由世紀頤和物業代管。面對居民的維修訴求,物業經理顯得有些為難:“維修資金確實存在困難。”
曙光街道黨工委書記胡宏宇在實地調研后當即作出決定:“不能因為權屬問題讓居民的生活品質打折扣!”街道啟動“社區治理合伙人”機制,采用“街道出料、物業出力”的方式,預計兩周內就能完成場地翻新。當天,施工隊伍已進場,嶄新的活動場地指日可待。
記者:余婧雯、李平
編輯:關鎵萍
推薦 · 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