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協議背后,是25萬工人飯碗與大國供應鏈博弈的生死時速。
關稅大刀下的深夜妥協
2025年7月4日美國國慶夜,柬埔寨緊急簽下一紙協議:美國將對柬懲罰性關稅降至20%。代價是柬埔寨出口商品從此必須“驗明正身”——每一批貨物都需提交包括原材料采購合同、加工明細在內的12項證明文件。
這場深夜談判背后是迫在眉睫的危機。就在兩天前,白宮宣布自8月1日起對柬埔寨統一征收36%關稅,留給金邊的緩沖期僅剩三周。對依賴美國市場的柬埔寨而言,這無異于經濟斷喉——2024年柬對美出口高達99.1億美元,占其總出口額的40%。
紡織女工索卡們192美元的月薪,此刻成了國家談判桌上最沉重的籌碼。
溯源鐵鏈鎖死“中國借道”
協議最致命條款藏在細則里:美方要求柬埔寨建立全鏈路溯源系統,嚴防“第三方規避”。所謂第三方,直指中國原材料借道柬埔寨出口美國的路徑。
柬埔寨服裝業34%的紡織原料依賴中國進口,生產線上的每一卷布料、每捆線紗都需提供采購發票,海關用區塊鏈技術實時核驗。一旦原材料來源不合規,立即觸發40%懲罰性關稅——比基礎稅率翻倍。
越南協議早已埋下伏筆:凡是經越南中轉的中國商品,直接被征40%“洗產地稅”。如今柬埔寨照單全收,連溯源手段都一模一樣。
效果立竿見影:協議簽署后一周,柬埔寨經中老鐵路發往中國的貨運量驟降30%,大批中轉倉庫空置。東南亞供應鏈的灰色通道正被焊死。
多米諾骨牌接連倒下
柬埔寨簽約如同推倒第一塊多米諾骨牌。東南亞各國被迫選邊站隊,一場供應鏈大掃除席卷整個地區:
印尼緊急讓出資源主權,宣布愿以340億美元協議換關稅豁免,向美企開放全球儲量第一的鎳礦。這個電動車電池的關鍵原料,將優先供應美國企業,而印尼本土電池廠因70%中資控股陷入被動。
泰國貨運協會主席他那功疾呼:“拿不到15%稅率就完了!” 但泰國遲遲不敢落筆——中泰2024年貿易額增長19%,中國投資的高鐵與物流項目正鋪到關鍵階段。
協議中的“年度關稅動態調整機制”更如懸頂之劍:美國可隨時根據貿易順差大小單方面調高稅率。柬埔寨用主權換來的喘息期,隨時可能被收回。
中國的反擊與加固
面對供應鏈圍堵,中國行動比聲明更快。就在柬埔寨簽約前三個月,中柬簽署《關于加強產供鏈經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被列為重點合作平臺。
比亞迪3200萬美元電動汽車工廠在金邊經濟特區破土動工,12公頃土地上將年產萬輛電動車,拿到覆蓋東盟6.5億人口的零關稅通行證。工廠首批招募800名員工,200人赴深圳接受智能制造培訓。
農產品通道同步拓寬。112家柬埔寨榴蓮種植園獲準輸華,廣西企業豪簽1.5萬噸榴蓮采購協議。人民幣結算在柬貿易占比從2024年18%飆升至35%,美元通道旁正筑起新的支付走廊。
工廠賬本里的殘酷真相
回到金邊制衣廠,老板陳利生翻開賬本算起生死賬:一條牛仔褲出口價4美元,49%關稅下利潤只剩0.05美元。簽協議后稅率降到20%,但美國要求改用美棉(每噸貴200美元),加上工人月薪從192美元提到214美元,實際利潤反降10%。
“這是救命稻草,也是慢性毒藥?!彼嘈Φ?。窗外,女工們正把“柬埔寨制造”的標簽縫上衣領,卻不知縫進去的是美國棉花還是中國絲線。
供應鏈戰爭沒有贏家
協議墨跡未干,柬埔寨街頭已現異動。部分企業開始將產能向埃及(對美關稅僅10%)等低成本地區轉移。美國商會柬埔寨分會會長凱西·巴內特坦言:“在本輪涉及的14個國家中,柬埔寨是獲得稅率調整幅度最大的國家。” 可這“最大降幅”背后,是近百萬制衣工人撫養的400-500萬親屬的生計重壓。
當東南亞各國在“保就業還是保主權”的單選題中掙扎,真正的棋手早已布下更大棋局。柬埔寨的深夜妥協不是終點,而是供應鏈戰爭新回合的哨響——下個倒下的多米諾骨牌,正壓在印尼的鎳礦與泰國的橡膠林上。
工廠縫紉機的轟鳴聲中,25萬個飯碗與大國博弈的天平正在重新校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