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的一個小徒弟,幫我看車,也跟我一起收車,幾個月下來,進步不小,懂行情、敢聊、敢作主,算是悟道了。工作半年后,也做了件讓大家眼前一亮的事兒:他花 4 萬塊從個人手里淘了輛二手兩廂??怂梗吒吲d興地開來讓我們展展眼:
車新嗎?不新,有做漆,有色差,使用痕跡明顯。
便宜嗎?不貴。畢竟算“圈里人”,又是個人車源,虧不了自己。
可靠嗎?還行。一年來,每天上下班代步,出去看車,從未被撂在半路上。一年跑了近2萬公里,電瓶都沒換過。
總之,這車挺合適!用個詞來形容:恰到好處、物有所值。這讓我想起二手車最本質的面貌:它從不會用光鮮靚麗取勝,卻用實實在在的價值和性價比讓人信服。普普通通的消費者走進二手車市場,【靠譜】二字應該是最樸素的追求。像很多職場打拼的年輕人一樣,我這小徒弟月薪不過5、6千水平,在自己能力范圍內,追求性價比與實用性,既不為虛高的新車價格買單,又能接受二手車的【不新、不完美】,更沒讓錢包吃緊,這就是二手車的貼心處:沒有花架子,只把實惠留給普通人。
一、可靠性,是二手車的生存法則
消費者對二手車最擔心的:是否可靠?從車商角說,保證車源可靠性,是經營的原則和生存的基礎。交易市場里,哪些十年、二十年的老車商,無論規模大小,能夠長期屹立不倒,核心法則就是【車源可靠】。
干這行的人都知道,只要不是大事故,且發動機、變速器、底盤、電氣沒問題,就說明這車能【使得住】,能保證行駛穩定性和安全性,是值得信賴的。而車身板件做漆、內飾磨損、劃痕剮蹭,算是【小小不嚴】,對最終價值有些許影響而已。就像小徒弟的二手??怂?,雖然漆面斑駁,但打開機艙蓋,螺絲沒動過,機油清亮,一年下來也沒鬧過毛病,這就是可靠性。
往大了說,這種可靠性是源于車商對每輛二手車做出【精準的價值篩選】。簡單說,原車漆的不好碰,但有點瑕疵但使得住的二手車,是大概率的存在??傊?,二手車雖然不完美,但可靠性還是值得肯定的,畢竟這個市場,每年也能成交1960多萬輛,是經得起市場檢驗的。
二、性價比,藏在不完美的細節里
小徒弟的??怂闺m然有瑕疵,但恰恰是【不完美】成就了性價比。補漆、內飾磨損、剮蹭劃痕,這些不影響行駛穩定性和安全性。換個角度說,如果追求原版原漆的完美,不僅不好找,還要多花不少錢。省下萬八千的,能實實在在的用在生活開支上。
車商對二手車的定價體現了其性價比,其實定價邏輯簡單而直接:
第一,剝離品牌溢價。新車品牌那些眼花繚亂的廣告話術、營銷噱頭,如【啟迪未來、引領天下、傳奇永恒、車之道】等Slogan,在二手車市場里統統失效,到這里【沒人會為虛頭巴腦的概念買單】,只認實打實的車況與價格。
第二,車況是價值的決定條件。在遵循行情的基礎上,每輛車的當前狀況、里程數、維保歷史,甚至螺絲擰動痕跡,都會影響最終價格。而二手車的價值,從不脫離現實需求,消費者對車輛、對車況的需求都是多樣化的,簡單說,市場里擺著賣的,各種等級的,一定都是有銷路的。
總之,這種【隨行就市】的定價,注定沒什么水分,總能【讓消費者在預算內找到適配的二手車】,算是【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回應】。
三、合適,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逛二手車市場時看到各式各樣的車,就算是小白用戶也能輕松讀出它的【目標人群畫像】。比如,精品展廳里的高檔車、限量款,適合追求個性、撐場面、商品高價值的消費者;而露天綜合展區里,那些小幾萬、十來萬的經濟型車,則更符合職場拼搏的年輕人、務實的工薪家庭、或是拉貨干活跑業務等消費群體的胃口。
二手車的精髓,就是這種自然展現出的【量身定制】屬性。無論是什么用途,在二手車市場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就像我那小徒弟,選擇二手福克斯,正是看中【花錢少,又能代步又能跑業務,使用和維護成本低】的特點,完美契合他每天通勤、頻繁出車的工作節奏。
所以說,二手車這種【按需消費】的理念讓人們明白,買二手車【不求完美】,【但求適合自己】需求的選擇。
每天,看著來來往往的客戶,我總會想到:雖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小白,但他們一定都是【精明的】,但其精明之處,不在于算計,不在于博弈,而是對自身需求的理解:不追求完美無缺的二手車,而是在不完美中找到它最核心的價值。
想到這里,看著車位上那些帶月痕跡,又【不夠完美】的二手車,感受到了它們的價值:不新,但可靠,不完美,但能讓消費者的每一分錢都花得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