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說,歷史不會重復自己,但總是押著相同的韻腳。
9年櫛風沐雨,橫亙在二手車行業的三座大山被逐一移除,年交易量從首次破千萬輛躍升至距離2000萬輛只差臨門一腳,2025年(第十一屆)中國二手車大會重回第二屆舉辦地——熱辣滾燙的重慶,是故地重游,也是追尋初心。
大會主題從2016年的“誠立信,逐大勢”穿越到2025年的“誠信贏未來”,并非偶然重復,而是對行業安身立命之本的再次呼喚,讓誠信的鐘聲在深陷迷茫和困頓的二手車行業中,引發同頻共振。
7月2-4日,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主辦的2015中國二手車大會在“8D魔幻之都”重慶舉辦。主論壇伊始,一曲振奮人心的《歌唱祖國》大合唱,開啟了思想與智慧的碰撞,與會人士圍繞著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前沿科技賦能、市場創新模式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探討,旨在推動二手車行業朝著更加規范、透明、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肖政三在大會致辭中提到,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5月乘用車零售881.1萬輛,同比增長9.1%;二手車累計交易791.26萬輛,同比增長0.62%。二手車已經發展成為拉動中國汽車市場和促進汽車消費的一支關鍵力量,但在體量規模和增長活力等方面仍然面臨著新的挑戰。
同時,肖政三針對當前二手車發展的三大行業特征和趨勢總結稱:一,堅定信心,充分認識新常態下二手車市場的新機遇;二,砥礪前行,促進二手車成為汽車消費市場的第二增長曲線;三,擁抱變革,以價值增長驅動二手車行業持續進化。
肖政三指出,協會將持續發揮行業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與行業同行、和會員共生。接下來,持續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加快落實異地交易便利化措施,構建二手車全國統一大市場,將二手車納入購車優惠補貼范圍和培育支持二手車專業經營主體發展等政策建議,繼續推動《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國家標準修訂,完善“行”認證二手車質量信息溯源服務,鼓勵生產企業開展置換業務和經銷企業提供質保服務,支持“檸檬查”車輛全生命周期信息數據產品升級,搭建二手車出口服務平臺等一系列行業服務工作,為二手車行業發展爭取更加有利的政策條件、創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進一步促進二手車專業化、規模化和品牌化發展。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濤在題為《宏觀環境下的誠信商道復興》的演講中,通過宏觀經濟變化、消費心理的變化、行業如何應對和構建誠信的價值鏈條四個方面,講述了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中,“誠信商道”既是行業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破局復興的關鍵密碼,引發與會人士共鳴。
劉濤指出,當前,我國消費者正逐漸形成趨利避害并重的心態,一方面,人們越來越多地去追求多元價值,希望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人們也越來越擔心會有所損失。因此,企業要提升誠信經營意識,培養誠信文化,主動幫助消費者避害,降低消費者的損失預期,具體到二手車行業及企業就是構建以誠信、公平、互惠的價值鏈條,即誠信商道,并在此基礎上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價值,構建消費利益共同體,才能走上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田甜在《二手車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的主題分享中,用一系列詳實的數據與深刻洞察,呈現了二手車行業的“現在時”與“將來時”。近年來,我國二手車保有量基盤不斷擴大,二手車行業無論是為我國內循環還是外循環都提供了巨大的蓄水池。
去年7月,國家“兩新”政策對汽車行業加持后,去年大概有680萬輛車享受了國家政策補貼的福利,時至今日這一數字已累計超過1000萬輛。這其中不乏新能源二手車。去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滲透率超過47.6%,而新能源二手車整體交易量超過了百萬輛。今年截至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滲透率達到48.4%,為新能源二手車發展提供了持續攀升的基礎,3-5月的單月交易量,持續超過11萬輛。
田甜指出,透過數據可以發現二手車交易主體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第一,得益于諸多相關政策的落地,尤其是二手車回歸商品化屬性,二手車連鎖規模逐漸顯現;第二,二手車經營品牌越來越聚焦,甚至有時候聚焦到相應的品牌;第三,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的快速增長,推動了新能源二手車專營店的誕生;第四,出現了二手車置換外包服務商,專門為新能源品牌車企提供外包服務。此外,從交易市場來看,絕大多數都已經從粗放的收租轉型提供細節服務,并且通過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用行之有效的數字化工具賦能車商,幫助車商提升自己的管理運營能力。而經銷商集團二手車、廠家二手車也在積極布局自身業務。
基于交易主體和消費端的變化,田甜為從業者提出建議:攜手共建誠信經營,為消費者建立起誠信的護城河,也保護好行業;效仿新車經銷商進行服務重構,提供售后質保、回購等服務,穩住客戶基盤;提升學習能力,提高自身的行業敏銳度、運營能力和新媒體營銷水平,從而強化自身行業競爭力;行業搭建多個二手車服務平臺,讓相互資源得以整合,形成生態協調。
田甜認為,當前二手車行業進入選拔賽,只有足夠優秀,企業才會屹立不倒。因此,二手車企業要適應消費時代的需求,攜手共進,從“眼望山丘”到“越過山丘”,在新一輪的行業變革中重新定義二手車行業對中國汽車產業的貢獻。
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傅強在題為《破局·共生——構建二手車行業生態共同體》的主題演講中,圍繞著品牌二手車應該如何開展的話題,從上汽大眾22年來從事官方認證二手車的迷失與反思講起,并深度分析了歐洲以及德國的二手車市場情況和發展模式,呼吁從業者一起推動中國二手車行業的穩定健康發展,建立共生共贏的新生態。
22年前,在聽過德方專家關于“沒有二手車的主機廠是不完整的,沒有二手車的經銷商也是不完整”的建議后,上汽大眾毅然投入到品牌二手車的發展之路。從最初的“特選二手車”,到“陽光易手車”,再到如今的“官方認證二手車”,但投入超過20億元、經歷了幾次升級之后,官方認證二手車卻僅占全市場上汽大眾品牌二手車的3.1%。究其原因,在于收車難、保值難、賣車難、周轉慢等行業的普遍困局。
對于官方認證二手車發展不及預期,傅強進一步分析,一是人員投入,專業人才供給不足;二是銷售場地,獨立展廳成本高昂,對他品二手車技能知識的掌握不足,網絡主要集中在一二三線市場;三是,品牌認證,認證標準不統一,沒有行業標準,各品牌自建標準。為此,上汽大眾聯合協會推動評估師的資質認證,鼓勵4S店的從業人員去參加由協會組織的行業標準評估師的培訓和認證,為頭部經銷商、中腰部經銷商和尾部經銷商進行分層的能力培訓,提高效率。另外,上汽大眾開通了400家多元化認證二手車經銷商,推出官方133項檢測認證,對所有官方認證銷售的二手車產品都會配有廠家質保和延保措施。
傅強通過對歐洲二手車市場的經驗分享提出,歐洲二手車市場是多元化渠道優勢互補的結構,有著完善的頂層政策設計,健全的認證體系和流通保障體系,以及成熟的客戶配套產品。另外,他還剖析德國從主機廠到租賃市場再到品牌渠道的行業流通模式,形成了非常穩定的車輛梯次利用的通路。因此,傅強呼吁國內更多行業伙伴共同參與并推動覆蓋整個檢測標準、交易環節、金融方案、保險支持、質量延保、售后服務的二手車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建立,力爭把中國二手車市場做得更規范、更標準、更誠信、更國際化,從而共建共生共贏的二手車行業新生態。
汽車之家二手車事業部總經理錢超以《數智驅動·全鏈共贏》為主題進行了分享。當前,二手車行業正處于深刻的結構性調整期,一方面新車市場波動傳導至二手車領域,壓縮了盈利空間,另一方面,市場供需變化推動存量資源加速整合,促使車商向專業化、精細化經營轉型。二手車行業痛點根源在于“數據割裂”與“效率滯后”,傳統經驗決策難以應對市場快速變化,各環節效率亟待提升。為此,汽車之家發布“AI+O2O全鏈數智化經營提效解決方案”,基于站內海量的看選買用等用戶反饋數據,憑借二十年發展積累的科技與技術優勢,構建了“AI車源智控矩陣、AI客源智贏矩陣、O2O智聯服務生態”核心產品矩陣,以AI賦能二手車全鏈高效經營,加速推動二手車行業從“經驗驅動”向“數智驅動”戰略轉型。
在大會的行業調研環節:2025年上半年,隨著“兩新”政策的出臺,二手車市場車源量不斷增加,政策利好頻出,新能源二手車更是交易火熱。但競爭加劇、盈利模式轉型壓力并存。您認為,2025年二手車交易量與去年相比是多少?
與會人士現場投票顯示,有53.57%選擇了增長率在10%以內;認為增長率在10%以上的有26.53%;認為負增長的有19.90%。
當下,二手車行業正站在時代浪潮的關鍵轉折點,機遇與挑戰如同硬幣的兩面,緊密交織。在如此復雜而充滿潛力的市場環境中,行業人士不免產生一個共同的疑問:二手車市場的增量究竟去向何方?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北京精真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潘磊與蔚來汽車二手車業務管理部高級總監蔡一容,有輛創始人兼CEO宗明,重慶二手車經銷商企業家聯合會會長、重慶柳博名車董事長陳濤,杭州惠風舊機動車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范新雷就“增量去哪了”的話題,開啟了大會的主題沙龍,分享了各自在如何探尋二手車市場增量方面的真知灼見。參與沙龍的各位專家普遍認為,無論是分銷體系還是自營體系,無論是主機廠還是二手車經銷商,二手車行業不缺的是增量的信心,缺的是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找到自己新的切入點。蔡一容從主機廠的角度總結稱,二手車經銷商是官方二手車體系內很好的合作伙伴,如果能夠搭建一個團隊專做蔚來二手車保值運營,無疑可以挖掘出更多增量;這兩年新出現的二手車置換外包服務商具有非常強的門店服務能力,他們擁有評估師的培訓體系、對用戶的把握能力、較高的成交能力,因此他們也是主機廠面向C端的合作伙伴;那些不符合C端零售標準的車輛需要快速流轉,拍賣平臺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因此,如果二手車行業從業者能在細分領域做精做專,那么行業的增量也會源源不斷。
面對二手車行業競爭的白熱化與盈利模式轉型的壓力,無數車商患上“增長焦慮”,廣州曉波嚴選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二手車自媒體賬號曉波二手車的主創張云波在《行業重構期:車商新玩法》演講中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張云波指出,過去一年對二手車商的走訪中發現了一個共性問題,基本上做得不好的車商,第一沒有戰略,也不學習;第二沒有自信,自我否定;第三,盡管覺得自己悟性差、學習能力差,想改變但行動卻拒絕改變。但是,一個正能量的老板,就像一束光、一個溫暖的火球去溫暖你的公司、你的員工,同時更重要的是行業發展要求從業者要做學習成長型的二手車人,首當其沖是老板要改變思維,身體力行地去組建學習成長型二手車企業。
華宏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二手車事業部總經理安勇在《行業變革下,二手車業務如何突圍破局》主題演講中,針對經銷商集團如何把二手車業務做到體量更大、品牌效應做到更好、為集團或者為行業創造的價值更大分享了思考與建議:一是建立長效的運營機制,無論從人才戰略還是從品牌戰略,還是從資本戰略,都需要創始人、CEO聚焦,因為任何行業,人都是根本,從長遠發展來看,人才戰略必然是首當其沖的;二是實施內控監察機制,只有建立了長期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和常態化管控機制,才能讓這一項非標業務得到健康可持續的提升;三是從價格內卷到價值重構,庫存精細化是管理的源頭,源頭活水來了,前提一定在于快周轉。因此,當前二手車業務的生存能力=車源獲取的速度×資金的周轉效率×一系列服務變現的深度。
如今流量為王、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下,企業想要突破資源瓶頸、擁抱發展機遇,往往面臨著不小的挑戰;頭部企業想要進一步拓展版圖、樹立行業標桿,也需要更廣闊的協作平臺。在此背景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田甜與快手商業化汽車業務中心內容生態負責人齊萌簽署了“二手車行業雙百強及會員流量扶持計劃”。按照計劃,雙百強二手車企業將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與快手平臺的雙重助力下,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樣本,并向行業分享成功經驗,力求為更多同行照亮前行的路。與此同時,協會的廣大會員單位,也能借助快手汽車的流量“翅膀”,讓車源信息飛得更遠、讓品牌聲音傳得更響,把直播間變成車源展廳,把短視頻變成拓客名片。此次合作不僅是流量的注入,更是為二手車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營銷模式創新的賦能。
面對行業變革與市場競爭,協同發展、資源共享已成為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二手車會員服務平臺應運而生,它承載著規范行業發展、提升服務質量的重要使命,將為企業與企業搭建起信息互通、資源整合的橋梁,助力破解盈利模式轉型難題,推動行業向更高效、更透明的方向邁進。
就平臺的目的意義及使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羅磊介紹稱,協會為會員單位搭建了二手車會員服務平臺,從傳統的服務咨詢、信息等向更深的平臺服務轉化,最新上線是備受會員期待的車源共享服務,而且協會“行”認證溯源體系為整個車輛真實性以及可靠性保駕護航。
羅磊邀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二手車經銷商分會會長、澳康達集團董事總經理陳祥達,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成都宏盟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上海市二手車行業協會會長蔡仲民,二手車鑒定評估師分會會長、華奧安心技術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許可飛,二手車鑒定評估師分會副會長、北京精真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周廣印、查博士聯合創始人吳亭,二手車出口分會會長、四川宏盟中拓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若愚,汽車之家二手車事業部總經理錢超,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成都豆秒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伏勇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山東中興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偉登臺,一同啟動了二手車會員服務平臺。
當前二手車行業正處于品質化、合規化轉型的關鍵階段,但車況信息不對稱仍是制約發展的核心痛點。健康用車創始人、國工云科技董事長蘇怡在《從灰色到陽光‘健康用車’全力服務二手車流通生態》的演講中談到,面對二手車行業的痛點,破局之道在于構建可驗證的數據信任鏈,維保數據作為車輛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檔案,正是打通信息壁壘、重塑交易透明度的關鍵。
電子政務云計算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作為發改委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第一批倡議方,在交通運輸部等十部委的聯合推動下,在交通部科學研究院的指導下,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的支持下,配合建設了一系列汽車后市場大數據工程。其中就包括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構建合法合規、真實可靠的采集車輛維修記錄,為每一輛車建立一車一檔的電子健康檔案,以車輛識別碼作為身份標識,覆蓋從購置到報廢全過程的電子維修記錄。經過十年沉淀,全國汽車維修數據采集量穩步增長到4億余條,數據質量逐漸完善。隨后,健康用車數據服務平臺依托全國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科研基座發起成立,以產品化、服務化、市場化的準公益運營思路,推動行業可信數據創新應用,服務數字經濟、數字交通、數字金融。
在二手車行業,一套權威、公正的標準體系,是保障交易質量、重塑消費信任的公平尺,不僅給消費者買車吃下定心丸,也是為優質車商打造金名片的關鍵。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行”認證辦公室主任、二手車鑒定評估分會秘書長李鴻帶來了《“行認證”:護航二手車高質量發展的“公平尺”》主題演講。
李鴻指出,今年是中國二手車大會第十一個年頭,其實也是二手車行業國家標準GB/T30323貫徹落實的第十一個年頭。作為一個行業工作者,很欣喜地看到十年發展過程中行業變得越來越透明,越來越誠信,很多二手車經營者在賣車過程中發生了一些變化,例如每賣一輛車都會給消費者和客戶提供一份車輛鑒定報告。但在近兩年的行業調研中發現,一方面,二手車經營專業化進程有點緩慢,尤其是鑒定標準化的應用層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另一方面,行業發展非常迅速,但消費者還沒有對選購二手車形成正確理性的認知,所以導致了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出現了相應的斷點。
為盡快促成二手車行業和消費者之間的公平,不讓公平秤失衡。今年“行”認證將基于國標助力更多的二手車經營者打造自己的企業誠信品牌,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基于國標幫助企業建立自己的車況評價標準;二是幫助企業設計一套完整的標準化體系,從而切實合規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三是通過協會聯合一些專家團隊建立科學公正的技術解讀以及糾紛處理機制,來保證二手車經營者、消費者一定的公平。
作為簽約見證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趙庚晟,大連中安機動車鑒定評估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家軒,杭州百優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兆杰,山西卡乃馳壹加壹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二偉,江西卡泰馳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龔寬寬,延安車時代二手車交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軍,中汽法檢(陜西)車輛鑒定評估有限公司總經理孟慶航共同見證了,協會攜手優質企業,以國家標準為堅實紐帶,整合各方資源,搭建起“優質車源、可信認證、放心消費”生態閉環。
簽約代表李鴻與河北探真機動車鑒定評估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延慶,雙奧名車董事長任鵬,貴陽恒信二手車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琨,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胡蓓蓓,河北申聯二手車連鎖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全剛,大連舊機動車交易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叢德義,內蒙古自治區汽車流通協會會長祁殿喜,包頭市同城佰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強,簽署“行”認證戰略合作協議。屆時,各方將圍繞標準執行、服務升級、市場推廣等深入合作,推動二手車交易規范化、透明化,為消費者帶來更安心、更便捷的購車體驗,助力二手車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相關數據顯示,全國二手車交易市場數量已突破3000家,區域內市場同質化現象嚴重,許多市場陷入培育的大商戶紛紛離開市場,獨立門戶,進入了招租難,相互競價的往復中。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真正能留住客戶、贏得商戶的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服務品牌。瑞誠二手車產業園投資人兼總經理池朝輝,圍繞唯有以服務為核心,打造差異化的品牌優勢,才能打破同質化困境的觀點,發表了《二手車交易市場如何建立服務品牌》主題發言,分享了自己在二手車交易市場如何建立自己的服務品牌,打響從“交易場”到“信用場”升級戰的經驗。瑞誠二手車交易市場用實際行動向行業證明了,當“交易場”從房東升級為信用平臺,才是行業真正的價值拐點。
近年來,中國二手車市場蓬勃發展,經營模式的選擇成為行業熱議的焦點:有人堅守獨立經營的靈活與自主,有人擁抱連鎖合伙的規模與協同。作為大會最激動人心的辯論環節,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王萌的主持下,由江西卡泰馳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龔寬寬、惠州市惠豐惠車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國成、帥車好兄弟嚴選商城董事長王博洋組成的連鎖經營隊,與由二手車經銷商分會副會長、南京首佳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兵,長春名車館二手車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凱,湖南燦哥說車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燦組成的獨立經營隊,圍繞“二手車經銷商,應該獨立經營還是連鎖合伙式經營”這一核心命題,展開激烈的唇槍舌戰和思想交鋒。
最后,王萌總結道,這些年,行業資本也好、技術流也好、互聯網平臺也好,不少來了又走了。大浪淘沙過后,不管是連鎖合伙,還是獨立經營,只要是那些真正做事、彼此尊重、誠信經營、合法合規的企業依然基業長青。
作為新能源二手車經銷商翹楚,廈門聚電時代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翔飛分享了《解鎖新能源二手車創新路徑和增長引擎》主題演講。受益于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飛速增長,新能源二手車的市場空間非常大,堪比藍海,但與此同時目前新能源二手車市場普遍利潤比較低,價格波動比較大,存在不確定性風險。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多數從業者做新能源二手車是抱著嘗試心態,不夠專業,價格不夠敏感,采購價格偏低,但是又希望報高價賣出去,比如傳統油車可能賺8個點利潤,新能源想要賺十來個點,這時風險就來了。由于銷售渠道不夠多元和專業,客戶群體也不夠垂直,導致車賣不出去,最終損失慘重。
李翔飛建議從事新能源二手車的車商要遵循快、專、融的原則,即嚴控庫存周期,快進快出;專注某一品牌或車型;線上線下一體化,既要做好互聯網,又要深耕本地。同時,堅持標準化、互聯網化、常態化思維。
北京精真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數據部高級總監李明發布了《2025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品牌保值率》。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汽車保值率呈現顯著的結構性變化,自主品牌向上突破、新能源殘值分化加劇、車型類別差異凸顯。電動化進程的質變突破、智能技術的代際跨越、消費決策邏輯的結構性遷移,三者交織催生出前所未有的復雜競爭生態。在此背景下,保值率已超越傳統意義,進階為產業綜合價值的凝結核。精真估建議,目前新能源大潮不可逆,廠家端應該思考,如何從產品周期化身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從產品、技術、服務三個維度做好產品、服務,才能整體跨越時間的衰減周期。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李鑫發布了《2025年度中國汽車流通行業二手車交易市場百強分析報告》,并提出四個觀點:第一,十年鑄劍,引領行業使命與創新;第二,百強引領,規模化、標準化、服務化,定義行業發展新方向;第三,新營銷驅動,新媒體與智能管理激活交易新動能;第四,格局重構,推動消費者買二手車如同買新車一樣放心。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二手車事業部主任、二手車經銷商分會秘書長李婷發布了《2025年度中國汽車流通行業二手車經銷商百強分析報告》。二手車經銷商百強特點顯示,一是精細化運營是王道,規模重要,但效率和服務同樣也很重要,有一些小店也能靠特色和服務做精做強;二是品牌化刻不容緩,品牌溢價非常重要,建立專業可信賴的品牌形象;三是用戶思維非常關鍵,零售量激增意味著要更懂得終端消費者,從車源選擇、定價策略、銷售流程到售后服務,都要以提升客戶體驗為中心;四是擁抱變化,主動轉型,政策、市場、技術都在變,觀望和抱怨是沒有用的,只有主動學習,調整策略,擁抱變化才能更好的發展。新能源50強榜單的設立,就是一個強烈的轉型信號;五是合作共贏,可以考慮與專業機構合作,彌補自身短板,為客戶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