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市場的漫長發展進程中,2025年成為了一個關鍵轉折點。上半年,市場仍處于深度調整的余波之中,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9%,70城房價環比下跌城市占比超75%,土地出讓金同比下滑三成,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然而,自年中開始,一系列政策利好消息如井噴般襲來,為房地產市場注入了強心劑,也為2025年下半年的購房者帶來了難得的抄底機遇。
一、央行降準,釋放萬億流動性
2025年5月7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宣布降準0.5個百分點,這一重磅舉措為市場注入了約1萬億元的長期流動性 。這對房地產市場而言,影響是全方位且深遠的。從房地產企業角度看,商業銀行放貸資金顯著增加,極大地拓寬了企業的融資渠道。此前,眾多房地產企業因資金短缺,不少樓盤建設進度緩慢,甚至面臨爛尾風險。此次降準后,企業有機會獲得更多資金支持,加快項目建設,確保樓盤能夠按時交付,穩定市場信心。
對于購房者來說,降準帶來的好處更是實實在在。貸款審批流程變得更加順暢。以往在銀行信貸資金緊張時,購房者的貸款申請往往要經歷漫長的等待和嚴格的審核,許多購房者因等待時間過長而錯失心儀房源。如今資金充裕,銀行審批效率大幅提高,購房者能夠更快地獲得貸款,實現購房夢想。貸款額度與利率也得到優化。政策利率降低0.1個百分點,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 ,5年期以上LPR降至3.5% 。以100萬房貸、30年期為例,月供減少約133元,總利息節省超4.7萬元 。這大大減輕了購房者的還款壓力,降低了購房總成本,使得更多人有能力踏入購房市場。
二、購房門檻降低,需求端政策松綁
當下,需求端政策松綁力度空前,給購房者帶來了諸多實惠。在眾多城市中,西安、鹽城等地大膽創新,將商貸首付比例統一降至15%,不再區分首套、二套房 。這一舉措使得購房的資金門檻大幅降低。以購買一套價值200萬的房產為例,以往30%首付比例需一次性拿出60萬,現在僅需30萬,首付壓力瞬間減半 ,讓許多因首付資金不足而望房興嘆的購房者看到了希望。
武漢則采取對出售舊房后購買新房的家庭給予1%增值稅補助的政策,這對改善型購房者極具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他們置換房屋的經濟負擔 。無錫針對多子女家庭發放最高5萬元購房消費券,充分考慮到這類家庭的實際住房需求,通過經濟補貼鼓勵他們改善居住條件 。此外,包括契稅稅率下調、個人所得稅免征門檻提升、土地增值稅預征率降低等“四個減免”政策,以及超50個城市推出的購房補貼(如現金直補、契稅返還、人才購房券等),進一步降低了購房者的交易成本 。以武漢為例,首套房首付降至15%,公積金貸款額度上浮20%,疊加契稅全額補貼,購買100萬房產可節省稅費約3萬元,首付僅需15萬元 。
三、“好房子”標準明確,住房品質提升
住建部明確了“好房子”的開發標準,為房地產市場樹立了新的標桿。重點支持的綠色建筑(節能率65%以上),采用新型節能材料和設備,不僅能降低居民日常生活能耗,減少能源費用支出,還有助于環境保護,推動可持續發展 。智能家居(覆蓋率80%)的廣泛應用,讓居民可通過智能化系統遠程控制家電、監控家庭安全等,為居民帶來便捷、舒適的生活體驗。適老化改造(無障礙設施100%標配)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群體的需求,從樓梯扶手設計到無障礙通道設置,每個細節都體現了對老年人的關懷,使老年人能在居住環境中行動自如,提高生活安全性和便利性 。
2025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住宅項目規范》,從空間設計、居住靜謐性、智能化與可持續發展等多個維度對住宅品質進行全面升級。這意味著未來市場上的住房產品將更加注重品質和居住體驗 。對于購房者來說,購買符合“好房子”標準的房屋,不僅能提升當下居住舒適度,從長期來看,也更具保值增值潛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住房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高品質房屋在二手市場往往更受歡迎,在未來房產交易中占據優勢地位 。
四、央行“白名單”專項借款擴容,降低房企融資成本
央行“白名單”專項借款擴容至8.5萬億元,這一舉措有效降低了房企融資成本,帶動存量房貸利率降至3.09% 。對房地產企業來說,融資成本降低,企業有更多資金用于項目開發、建設和運營,減少了樓盤爛尾風險,有力保障了購房者權益 。對于已購房業主,存量房貸利率降低減輕了還款壓力。同時,這對潛在購房者也有一定吸引力,較低房貸利率降低了購房成本,增加了購房意愿 。
雖然專項債擴容降低了爛尾風險,但購房者仍需謹慎。在選擇開發商時,要多方考察,選擇信譽良好、資金實力雄厚的開發商。可通過查詢開發商過往業績,了解其在房地產市場的口碑和聲譽;查看開發商資金狀況,如資產負債率等指標,判斷其財務健康程度 。
五、市場分化下的購房選擇
從市場整體數據來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為7328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1%,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18.4%,待售面積增長反映出市場供應相對充足,但銷售速度未跟上供應速度。然而,市場并非整齊劃一,而是呈現出明顯的分化態勢。
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新房價格同比上漲2.5%,二手房市場止跌企穩,核心區現房去化周期縮短至8個月,優質學區房溢價率回升至15%。這些城市經濟實力雄厚、產業資源豐富、人口持續流入,在政策支持下,市場需求得到有效釋放,房價逐漸企穩回升。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如杭州、成都、武漢等,二手房成交量紛紛創歷史新高。以杭州為例,通過“城中村改造貨幣化”等政策,有效激活了住房需求,帶動房價環比上漲。這些城市積極落實中央政策,結合自身特點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
而三四線城市由于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人口外流等因素,庫存去化壓力仍然較大,房價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隨著政策的持續推進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這些城市也在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通過產業升級、人才引進等方式,逐步提升房地產市場的支撐力。
對于購房者而言,在2025年下半年,如果所在城市是一線城市或熱點二線城市,且有合適的房源符合自身需求,抄底買房或許存在一定機會。因為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需求較為堅挺,政策刺激下市場復蘇的可能性較大,房價有望在未來實現一定程度的增長。但如果是在庫存壓力大的三四線城市,抄底則需謹慎,要充分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前景、人口流動趨勢等因素,避免陷入房產貶值的困境。
2025年下半年,在政策紅利的井噴式推動下,房地產市場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發展態勢,為購房者提供了抄底購房的良機。但購房者需保持理性和冷靜,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做出明智的購房決策 ,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實現自己的住房夢想。
轉自:大偉看樓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