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多國經常找特朗普協商,可前幾天美國還是切斷烏克蘭援助,因為這場戰爭在特朗普看來,沒有打出“統戰價值”,即歐盟+烏克蘭的消耗模式,拖不垮俄羅斯,所以特朗普果斷切斷援助計劃,這兩面有兩層目的,一層是給普京交出投名狀,一層是特朗普性格,只有看到絕對優勢時,才會開始援助,從以色列轟炸伊朗取得夢幻開局后,特朗普才開始計劃轟炸,否則就等到以伊筋疲力盡時才出手調停。
同樣的援助放在俄烏戰場上也是如此,特朗普原本以為自己掌控了全局,暫停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掐斷補給線,再來一個“戰略性”的電話,普京就能回心轉意,停火30天,來完成自己上任前的豪言壯語,或者將諾貝爾和平獎的光環加冕在他頭上。
但普京并不買賬,對特朗普的“交易思維”了然于心,要的是一份地緣戰略的“投降書”,對烏克蘭的態度一如既往地強硬,停火的前提是北約自1997年以來的東擴必須倒退,烏克蘭必須完全中立化,去軍事化,這幾乎就是在要求特朗普拆掉北約,掏空烏克蘭。
所以這通電話,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成果,造成共和黨內部一部分人,對他“親俄”的立場存疑,所謂的“私交”被普京冷臉回絕,連《紐約郵報》在頭版中都罕見開火,要求特朗普“立刻恢復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說白了特朗普不是操盤者,如果繼續削弱美國的戰略地位,就是在動搖選民的信任。
要知道2020年,因阻止對烏克蘭的“標槍”援助,被國會彈劾一次,如果再做出“越過國會、干擾對外軍事援助”的行為,哪怕不彈劾,民主黨人和主流媒體也會用“通俄”“通普”這樣的標簽持續攻擊,描繪成一個甘愿犧牲烏克蘭換取個人聲譽和權力的政客。
就普京給出的條件,別說歐盟國家不愿意,澤連斯基都不會答應,沒有徹底恢復主權,沒有結束俄軍占領,停火沒有任何意義,這就是烏克蘭的態度,也是特朗普反復的原因,既不能得罪普京,又不能徹底放棄烏克蘭,如果不盡快自救,一旦烏軍失利,整個歐洲戰略平衡被打破,將背上“縱容俄羅斯”“喪失盟友信任”的罵名。
可特朗普現在援助烏克蘭,真的是厭惡普京,給歐盟或北約面子嗎?這只能說是順水推舟的事情,要是給面子就不會切斷援助了,是因為烏克蘭打出了統戰價值,在今年上半年,烏克蘭發射2萬多遠程導彈和無人機,在最近一周時間,僅俄軍攔截就有1185枚導彈和無人機。
據俄羅斯民航管理局數據,在最近一周內,全國有超過500個航班被迫取消,還有數百個航班嚴重延誤,很多機場處于臨時關閉或癱瘓狀態,即便是有大量防空系統,俄軍也要實行大面積電子干擾,通信信號短時中斷、GPS屏蔽,還有無線頻段的壓制,會嚴重影響俄羅斯民用通信網絡、在線交易、遠程辦公、物流運輸等,這就是戰爭帶來的潛在影響。
如今烏克蘭把無人機發揮到極致,遠程FP-1無人機直接命中了克拉斯諾扎沃茨克化工廠,這里是俄羅斯生產12號獵槍彈、煙火設備及部分小型武器彈藥的主要設施,所以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烏軍已經打出統戰價值,這個統戰價值沒有特朗普想的那么小,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特朗普沒有理由不援助烏克蘭。
據五角大樓7月7日通報,特朗普已正式簽署命令,向烏克蘭增派新一輪“防御性武器”,從這個舉動可以看出,美國的戰略是希望俄羅斯可以消耗歐洲,不是俄軍突然取得決定性優勢,現在烏克蘭每月生產無人機規模達到20萬架以上,最新研發的Bohdana 6.0火炮,也開始批量交付,很多人都在說俄羅斯的軍工升級快,如果論增幅速度,烏克蘭才是最快的那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